3月6日上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浙江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浙江在线记者 梁臻 王坚颖 摄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3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乐平)“我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10多年前,我中专毕业来到杭州,进入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在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我慢慢扎下根来。这些年,我一步步成长,先是成为技术骨干,现在做了系长,如今还有幸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天在这里,我特别想表达我对杭州的感恩……”
3月6日下午,浙江代表团分组审议会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厨卫空间事业部系长刘廷的一番温情开场白,让在场的代表们不禁有些动容。
发言时,刘廷代表列举了这些年,特别是近5年他在杭州这座城市生活的“获得感”——
“在杭州,市总工会启动了‘资助千名农民工上大学’的行动,圆了许多农民工的‘大学梦’。我也有幸去浙江大学深造,拿到了浙大继续教育的文凭。”
“在杭州,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在我们公司,每年工会与公司都进行工资集体协商,我们的工资水平每年都有近10%的增长。”
“在杭州,只要持有居住证,就能享有与杭州市民相同的基本服务保障,包括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平等享有就业权利……”
“不过,这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老旧的房屋被拆掉,新的房屋又不能很快建起来,暂时性地出现了租房难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我想提一些建议。”听到这里,一直在认真听着刘廷代表发言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徐立毅点头示意他继续说,并认真记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但现行公租房的申请门槛较高,是否可以适当调整,惠及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建议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由企业来建造职工宿舍,让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解决暂时性的租房问题……”
听完刘廷代表的发言,徐立毅代表介绍,杭州已注意到这些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且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和举措。除了公租房,杭州近期还推出了临时租赁房,正在加快建设,并将加大投入数量。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还推出了积分落户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让农民工真正意义上成为“新市民”。
现场听着刘廷代表与徐立毅代表的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教师杨金龙,内心也不平静。
“我来自云南一个偏远山村,当初能到杭州求学很不容易。从杭州技师学院毕业后,我从事一线生产,也曾为了学习技术放弃高薪离开杭州,但最后我还是回到了杭州,回母校做了老师并夺得了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的金牌。如今,我已经是一名新杭州人,是杭州成就了我,改变了我的人生!”
“其实我也可以算是‘外来务工者’。”老家在东北,曾留学日本多年,最终选择来嘉兴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打趣道。“当我们在一座城市生活时,我们最需要的是这座城市体现的温暖感和归属感,这是一个城市最吸引人和打动人的地方。这温暖感和归属感如何体现,其实都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上、一项项权益的保障上。”刘锐代表情不自禁地说。
会后,徐立毅代表对记者表示,代表们赞美杭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他作为城市管理者很自豪,杭州就是要建设一座开放、温情、包容之城。“代表们的建议,我们一定会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