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社会民生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千年龙井茶遇上区块链 每盒茶叶都有了“身份证”

  龙井有“明前茶”和“明后茶”之分。在清明节前采摘制作的茶叫“明前茶”,由于产量有限,历来就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可对于绝大多数茶友来说,鉴定明前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日前,浙江大学联合中国移动、西湖街道灵隐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区块链、大数据、NB-IoT(窄带物联网)等技术运用到龙井茶的种植、采摘、炒制等流程中,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让数据替千年龙井说话,帮助消费者喝到真茶、好茶。

  每盒茶叶都有张“身份证”

  好茶之人都知道,西湖龙井的前身真名为“白云茶”,早在陆羽《茶经》里记载着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上天竺的白云峰产白云茶,是历代传承下来的老龙井。

  “区块链+物联网”西湖龙井溯源示范基地就位于上天竺停车场边上的小山坡上,总共10来亩,今年产量能有几百斤。相较其他茶园,这儿多了两台监测设备和一些摄像头,用来采集和记录茶树生长过程中的温湿度、PM2.5值以及光照强度。

  两台设备通过太阳能供电,借助于中国移动NB-IoT网络低功耗、广覆盖的特性,每天只需要消耗少量的能源,就能将数据传输到指定的服务器上。

  收集数据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这些数据能够如实记录,不被人篡改才能增加它的可信度和价值。这项任务被交到了浙江大学信电学院史治国教授团队手里,他们前后用了三个月时间,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分布式数据库,保证传输过来的数据直接上链,不能被任何人修改。

  除了茶树的生长环境数据,茶叶被采摘下来之后交由哪位师傅炒制,最后是什么时候包装等信息也会被详细记录下来。

  史治国称,龙井茶从种植、采摘和炒制的全流程都可以看做是一次交易,把这些先后发生的交易行为关联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区块数据的链,再利用区块链账本的相关技术保存之后,就可以达到防伪、可溯和可信的效果。

  换句话来说,茶叶采摘和炒制的时间也会被区块链锁定,明后茶无法当明前茶来销售。买到这批茶叶的消费者想要了解这些信息也很简单。只要拿出手机对着特定的二维码扫一扫,相关信息都会在手机上呈现,就像是这盒茶叶的身份证明一样。为了防止二维码被反复使用,一个二维码只能被扫描一次。

  “黑科技”盯上了龙井茶

  这不是龙井茶第一次和最新的技术结合。同样在本周,一批刚采摘下来的龙井茶坐上了京东的无人机编队,从茶园飞到“2018年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炒制大赛”现场。之后,京东无人机团队将继续在西湖龙井区为茶农们进行配送服务。

  京东的“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这次同样运用到了龙井茶上。他们和杭州本土的优秀茶商合作,设立“京东茶叶无公害基地”,建立起了包销式溯源的新方式——茶叶的采摘、晾晒、炒制、包装、运送等全过程,都在京东保障体系内监督管理。

  而就在前些天,菜鸟无人机飞行编队也参与到了茶叶采摘工作中。载上茶叶的无人机从狮峰山出发,不到两分钟就抵达西湖龙井狮峰山炒茶中心,比传统的人工背回节省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而且降低了茶叶的损坏率。

  对于龙井茶频频和科技的结合,西湖街道灵隐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周瀛认为,“有钱还买不到好茶”是最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和区块链的结合,能够让消费者有一个可靠的渠道了解所购买茶叶的来龙去脉,对于质量参差不齐的龙井茶市场有很大帮助,借助科技的力量,龙井茶种植、采摘、配送的效率也得以进一步提升。

  (据都市快报,原标题《千年龙井茶遇到了区块链 每盒茶叶都有了张“身份证”》,记者 梁应杰。编辑:王佳)

相关稿件
· 西湖龙井正式开茶 价格比往年略高
· 杭州炒茶高手角逐“西湖龙井炒茶王”
· 上阵父子兵 2018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开赛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杭州人听了近30年的《梦想天堂》 或将迎来“新前缀”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