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民刷手机过闸坐地铁 浙江在线记者 姚颖康 摄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0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留)10月30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令人心头一暖的是,“提供移动支付进出站设施”,与“在车站配备医疗急救箱”“合理配置车站男、女卫生间和母婴设施”等内容并列,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一同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体现了浙江数字便民的最终导向,也彰显了杭州打造数字经济全国第一城的决心。
为什么写入地方立法?
因为移动支付进出站成为主流
虽然杭州已经开通的地铁站,已经全面实现移动支付,但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将其固化,在全国尚属少见。这是“顺势而为”,因为根据统计数据,使用移动支付进出地铁站,已经成为了杭州的主流。
杭州地铁开通有5年多了,客流大幅度上升。尤其是,自去年地铁2号线全线以及4号线一期南段开通后,杭州地铁全线网一天的客流总量,最高达到了168.26万人次。
客流多了起来,购票排长队及零钱兑换难的问题,也随之更加突出。这时,移动支付进出站在杭州出现了。
2017年12月,杭州地铁第一次推出移动介质直接过闸技术,乘客可以刷银联卡或者扫二维码直接进出站,再也不用排长队购票了。这项功能一经推出,就受到好评。由此,杭州也成为中国首个实现公交地铁移动支付全覆盖的城市。
仅仅三个月的普及推广后,杭州地铁又宣布,全线网所有车站所有闸机均实现移动支付进出站。在这三个月期间,在杭州使用移动支付(银联+支付宝)的乘客比例上升到43%左右,储值卡占比约36%,单程票占比约21%。移动支付成为杭州地铁乘客使用最广泛的票务支付方式。
在全国,一年不到的时间内,使用移动支付进出站在上海、深圳等地也已经实现。这时,杭州又率先从地方立法层面,将这一便民措施固化,彰显的是杭州打造数字经济全国第一城的决心。
“数字便民,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最终导向。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地朋友,来到杭州后第一时间感受到杭州的包容。同时,也希望杭州人越来越爱我们的城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杭州地铁将十城区全覆盖
地方立法层面规范建设运营
这并不是杭州第一次针对轨道交通出台管理办法。
早在2007年和2012年,杭州先后公布实施了《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此次,为何又从地方性法规层面,对这一领域的管理进行“升级”?
这与杭州地铁建设的大步迈进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有关。
到2022年,杭州将形成13条线路、总长度51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实现十城区全覆盖,同时,轨道交通四期线网规划的谋划和报批工作也将完成。
记者从《条例》的论证报告中看到,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轨道交通建设运营面临着枢纽负荷加大、客流强度增加等挑战,迫切需要从立法层次,以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轨道交通在规划、建设、运营、安全等领域的职责与分工。
于是,杭州市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并借鉴广州、上海、南京、天津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管理立法经验,起草了《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10月30日由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
记者留意到,在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条例》都进行了规定。这对规范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保障运营安全,都有积极作用,将继续助力杭州地铁建设,也将在乘客出行便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方面面,提供地方立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