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30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马赛洁 通讯员 毛海祥)正值盛夏时节,在杭州市农科院的实验室里,高级农艺师忻雅忙着做植物检测,这是她刚刚从草莓基地带回来的新一批小苗。结果显示,这批刚培育好的新苗生长活性良好,发病率减少了30%以上,在草莓生长期的农药减量上效果显著。到了9月,就可以带到大棚里种下了。
忻雅是市委组织部和市科委联合下派的第七批50名科技特派员中之一。自去年6月份出发,这一批“科技使者”下派刚刚满周年。
他们的到来,为乡村带了什么“科技范儿”的改变?记者专访了其中几位。
草莓栽培员忻雅:
降低30%农药用量 让草莓更健康
忻雅是杭州市农科院的高级农艺师,已经有近十年的草莓栽培研究经验。
“虽然草莓在开始结果后就不施农药了,但是在生长期,大棚适宜的环境,滋养草莓的同时也滋养了部分病菌。没有外壳的草莓,农药残留的风险比其它水果更高”,忻雅向记者描述。
6年前,忻雅所在的团队开始制作一款诱抗剂,专门用于提高葡萄、水稻、玉米、猕猴桃、樱桃等多种作物的抗病能力。这次,她将技术成熟的诱抗剂用到了草莓身上,“7-10天喷一次,一个月后,就能明显检测出草莓幼苗根茎粗壮、叶片厚实;当我们把病菌接种上去,它也能很好地作出抵抗,发病率减少了20%,整个栽培期农药使用量降低30%。”
在建德的300亩基地里,忻雅还和农户们在大棚的闲置期间(非草莓种植期),种起了水稻,利用“水旱轮种模式”,大幅减少了土壤消毒剂的需求量,同时提高了13%的草莓产量。
像忻雅这样着眼于农业生态的科技特派员不在少数,“农业如何做得更精致,更现代化,更有科技含量,是一大批科技特派员努力的方向。”
中药材老农俞旭平:
14年时间打造“中药之乡”
今年56岁的俞旭平来自浙江省中药研究所,已经在淳安县枫树岭镇做了14年的省级特派员。
村里的老百姓都认识他,地头田间看见了他,“俞老师”、“俞老师”地喊,还经常请他吃农家便饭。
刚来到枫树岭镇的时候,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3000多元,“当时我去了下面几个村,发现有些农户只能勉强盖土坯房,连外墙都是裸露的,甚至用塑料薄膜当玻璃挂在窗户上挡风”,这个城里来的白面书生,暗暗下定决心,要为镇里做点实事。
水陆加上陆路,最多要9个小时时间,俞旭平每个月都在杭州和枫树岭镇来回跑动。经过调研,他发现当地广阔的山地非常适合种植木本中药材黄栀子,同时也契合当地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特色和传统。
同年,在镇、村领导的支持帮助下,俞旭平便带领大家建起了5000亩的栀子示范园区,白色小花星星点点铺满了整片山头。“这味药用途广泛,需求量大,而且果实还能够提取出色素,出口国外。”
10多年光景,俞旭平还为镇里引进了白菊花、红豆杉等几十种药材,打造出远近闻名的“药材之乡”,产值年年喜人。2017年,枫树岭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万亩,全镇中药草总收入达5985万元,是俞旭平刚来时的5倍多。
优质鸡养殖员张伟武:
引进一只“鸡” “养”出特色产业品牌
体育文化用品是富阳区上官乡村民的致富之道。谁都没想到,9年后,张伟武带来的一群鸡,给乡里薄弱的农业带来了生机。
有15年家禽疫病研究史的张伟武被派驻到这里。实地考察期间,村民带着他四处转转,丰富的山地资源,优质的水体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张伟武来到了乡里的三万亩竹林,他立刻下了决定,“在这里开发特色放养优质肉蛋鸡产业。”
在杭州市科委、富阳科技局和上官乡一致支持下,张伟武将3000只浙江本地优质品种“仙居鸡”引进到上官乡,“散养鸡每天有充足的的锻炼时间,肉质紧实,味道鲜美,经过我们生态高效的养殖体系,打造出特色产业来”。
村里的农户以前没有生态养殖优质肉蛋鸡的经验,张伟武就给他们画了张图,分发给农民,如何喂养、什么时候收鸡蛋都一一标识。“照着这张图,大家都做得有模有样的。”
经过数年努力,上官乡成功培育起了优质散养鸡特色产业品牌,每年产出优质鸡3万多只,土鸡蛋60多吨。
鸡肉和鸡蛋的销售,每年给农户带来了300多万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乡镇多家养殖场15万只优质鸡高效养殖。
目前,像忻雅、俞旭平、王伟武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全市累计共293名,遍布1279个乡镇。从2003年开始,浙江省开始实行“科技特派员”项目。这群科研人员来自各大高校、研究所和机关单位,长年累月,奔走在城市和乡村中,把科技输送到田野山间。这只活跃在农业一线的队伍,极大激发了农村的创业创新活力,已经成为“三农”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