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5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唐骏垚)打造“移动办事之城”,让居民、企业办事更方便;深化住房租赁改革试点,推动租购并举;推进“美好教育”建设,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供给……你关心的民生关键事,都是杭州今年重点改革的重要任务!
5月23日上午,十二届杭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杭州《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排定了26项重点任务,涉及经济体制、民主法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纪律检查体制等多个领域。会议确定的年度改革任务,杭州市各部门将抓紧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房产证明可以网上下载了,燃气新开户可以手机上申请了,公积金提取也可以手机上操作了……杭州不断推进的“移动办事之城”建设,越来越多杭州人不用跑腿也能办事。今年,作为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还要继续向纵深推进,一个战略抓手就是打造“移动办事之城”。
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在“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移动办”上不断突破,实现公民个人办事事项“移动可办”或“就近能办”。全力推进“网上办”,扩大“跑零次”事项范围,除部分特殊事项外,逐步实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可办。
除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外,在26项改革事项中,还包括住房租赁、教育、医疗、平安、环保等多个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改革,很多重点改革任务都在推进之中。
深化住房租赁改革试点。明确在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培育住房租赁市场供应主体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形成杭州特色的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构建“美好教育”建设推进机制。制定“美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城乡基础教育布局规划动态调整和建设机制,推进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长效治理,确保“公办保基本、民办供选择”有效落地;高度关注二孩政策带来的教育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新期盼。
健全以医联体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制定更高水平医联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医联体内三级转诊机制,深化县域医共体试点,健全分级诊疗体系。
争创全国“雪亮工程”示范城市。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要求,制定推进“雪亮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市级“一总两分”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推进视频图像信息在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维护稳定、服务民生等方面深度应用。
深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部署,稳妥推进环保机构监测检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深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的责任追究机制,打造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
构建互联网经济发展司法保障机制。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将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新经验,在互联网司法领域继续走在前列。成熟的经验要抓紧在杭州基层法院复制推广。
记者获悉,在今年的杭州重点改革任务中,有多项改革领跑全省全国,包括打造“移动办事之城”、深化“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创新产业平台整合提升机制、探索钱塘江流域综合保护与利用机制、健全完善发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机制、建立党建引领推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实施“青春弄潮计划”优化青年人才引育路径等先行先试类改革措施。
【浙江新闻+】
杭州市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
1、探索激活农村资产资源新机制;
2、打造跨境电商综试区升级版;
3、打造“移动办事之城”;
4、深化“城市数据大脑”建设;
5、创新产业平台整合提升机制;
6、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事权财权改革;
7、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8、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制机制;
9、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10、打造“一号工程”升级版;
11、创新以招大引强为主攻方向的招商引资机制;
12、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
13、深化住房租赁改革试点;
14、构建互联网经济发展司法保障机制;
15、构建之江文化产业带联动发展机制;
16、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
17、争创全国“雪亮工程”示范城市;
18、构建“美好教育”建设推进机制;
19、健全以医联体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
20、深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
21、探索钱塘江流域综合保护与利用机制;
22、健全完善发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机制;
23、建立党建引领推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工作机制;
24、实施“青春弄潮计划”优化青年人才引育路径;
25、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26、健全完善基层统战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