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2月18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 叶临风)前几年,台湾出了一本书《别以为还有20年》。“假设父母已经60岁,常年在外的你,与他们的相处时间其实只剩下55天。”
看完这道让人心酸的计算题,我想:自己又与父母相处过多少天呢?
“一晃,离开温州十三年了。”
又到每年的这个时刻。我一边收拾行李,脑海一边闪回着许多画面。
“儿子才17岁,独自背井离乡,我真的舍不得……”好多个夜晚,我总是背靠着卧室外的门廊,静静地坐着,听着妈妈喃喃自言,听着妈妈泣不成声。
推起眼镜,擦拭着眼角,我努力将自己从思绪中拉回。
从小到大,与父母相处的时光都是奢侈的。爸妈工作繁忙,童年记忆里,首先想到的是走马灯般更换的一位又一位保姆,其次才是父母模糊的身影;幼儿园在老师家寄宿,小学、初中则在外公外婆家度过。为了学业,为了更优质的教育,初中毕业后,他们决定将我送离家乡。
去绍兴念中学,去上海念本科,去香港念了硕士……父母等来子女的成长,却等不来子女的归家。毕业后,我选择前往杭州打拼。由于工作繁忙,几年来,哪怕逢年过节我也鲜有回家。尽管每星期,都会与爸妈视频,每每看到他们渐白的鬓发和关切的眼神,含在嘴边的苦楚总是欲言又止。
“儿子,家里又收到喜糖了,你会回来喝喜酒吧?”随着年纪增大,儿时的发小纷纷步入婚姻;电话那头,妈的声音喜忧参半。喜的是,儿子终于能回家一趟了;忧的是,我还是一个人回家。她的车技一般,方向感尤其差,但总是坚持要到机场、动车站接送我。
来回50公里的路,我常常疲惫地闭上眼睛一言不发,妈妈则永远在独自一人自言自语。
“在外吃得惯吗?”“天冷了多穿些衣服,别仗着自己年轻。”“有没有中意的女孩儿呢?”
“真累了,倒不如回温州工作多好……”
“哎,妈就是随口说说……你自己开心最重要,妈都支持的。”
回家的路很长,离去的路却很短。每每走时,推开车门,她总说,还有好多话没能说完。
“儿子……早点回家吧,妈很想你!”
爸爸当年是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温州工作,事业顺利。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以他为傲,还曾赌气地在日记里写下:“绝不成为爸爸那样,把事业看得远比家庭重要的人。”
我的童年,少有父亲的陪伴,更没有他的表扬。
2014年春节的大年初八,远在绍兴的爷爷去世。我与父亲连夜赶去,仍没能见到老人最后一面。追悼会上,我作为嫡孙上台致辞。“我生在温州,每年和爷爷相聚的日子很短,很遗憾没能尽孝道……”说到这里,台下的父亲突然嚎啕大哭。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男人流泪,哭得那样伤心。
自那以后,爸似乎变了。每次回温州,他会围上围兜为我做菜;傍晚时分,他会敲开我的房门,话话家常。中国人含蓄,深情不在嘴上,却在举手投足之间,他尤其如此。
“妈妈反对你健身,甭管她!爸觉得挺好!坚持下去。”爸和妈是典型的“糖与鞭子”,儿时很少听到的唠叨,在我三十岁的当下,开始不绝于耳,算是迟来的“幸福烦恼”吧。
又到春节。穿过星辰大海,还是要回去的,对吧?我继续收拾行李。网购车里的一身新衣裳依旧没舍得买,父母心心念念的儿媳妇依旧没有出现;哎呀,红包还没准备好……
手忙脚乱之际,微信发来一条语音。
“宝贝,几点到?妈来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