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走在杭州钱塘区河庄街道建设村的步道上,迎来阵阵凉风。自2021年建设村入选全省第一批低(零)碳乡村及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名单以来,建设村村党委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探索“零碳村”发展之路。
“中心直路上的绿化太少了,走在路上都没遮阴的地方”“塘新线离我们农户那么近,中间毫无遮挡,灰尘和噪音影响很大”……在建设村村委议事厅内,党员代表通过日常的走访观察,将发现的、听到的问题在每月固定议事会上进行讨论,为党委科学合理制定低碳方案、确定实施项目提供意见和建议。
这些年,建设村党委以“我是党员我带头”“先锋创绩”等活动形式为载体,将党员教育、管理、学习等工作融入到零碳村建设过程中。建设村党委通过请教专家、对接单位、倾听意见,开启一系列项目实践。同时,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的理念,组织党员联户开展义务送树活动,把果树送到村民家中,将“零碳”理念深入村民心中,全力打造“森林村庄”。
建设村党委还充分发挥网格智治作用,利用“1+3+N”的力量,在辖区内进行走访巡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同时,组建民间监督员队伍,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有力地促进低碳试点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建设。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村民们在零碳生活生产方面探索创新,尽可能为钱塘区提供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钱塘零碳经验,做好共同富裕‘碳’文章。”建设村党委书记高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