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社会民生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让吉林农民不靠天吃饭 有浙企用新思维改造玉米种植

DSC_0483.JPG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6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梁)浙吉对口合作,国企要有担当。6月22日,在世界500强物产中大集团总部举行了一场“雨露计划”——吉林洮南玉米种植供应链深度合作项目启动仪式,物产中大以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来改造提升东北大粮仓的玉米种植产业,助力当地种植户丰产又丰收。

  靠天吃饭,是东北传统玉米种植不得不面对的现状。吉林洮南市王洪艳家庭农场代表韩农告诉本端记者,玉米是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作物,但经常碰到缺技术、缺市场、缺资金、增产不增收等情况,严重打击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作为位居全国前列的玉米贸易商,物产中大集团下属企业物产化工决定用自己擅长的供应链思维来改造提升玉米种植,与太平洋保险、浙商期货共同开展玉米种植+保险+期货的供应链模式,依托物产化工成熟的玉米供应链服务平台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构建土地、金融互助、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业技术、收购、仓储、物流、销售的一体化模式。

图片3.jpg

  这种模式会为玉米种植带来什么变化?

  “玉米供应链产融合作,其实就是保销、保险和保价,有利地保障项目综合收益。”物产化工董事长张飚介绍说,在这场多方合作中,农场负责玉米的种植生产和田间管理;物产化工为其提供金融、技术和管理服务,统一播种、统一测土施肥、统一收割,采用覆膜滴灌、保水剂等高科技手段种植生产,并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进行成本价收购。此外,在金融服务链上,玉米产量由保险公司保险,玉米售价通过期货市场套保。从而,整个利益链条形成闭环,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

图片2.jpg

  目前,首批吉林洮南市王洪燕家庭农场25000亩土地及背后数百户农户纳入了试点。在25000亩土地背后,涉及农民20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多人。流转土地的农民不仅可实现高出以往1000元/公顷的土地租金,还将分享项目利润5%的收益;同时物产化工还提供进入轮胎厂等合作工厂务工的就业机会,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难问题,助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王洪艳家庭农场是物产化工首个布局的农业生产基地,通过玉米供应链产融合作模式的探索,争取在2年内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为一万名农民服务,为农民增收一亿元,为两省对口合作、为三农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张飚说。


相关稿件
· 不施化肥不用农药 淳安毛里源的庄稼从绝收到丰产
· 建德乡村振兴有了131名“特派员”
·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杭州人听了近30年的《梦想天堂》 或将迎来“新前缀”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