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5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留 区委报道组 蔡卡特 华夏)即使是工作日,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三清园茶山的格桑花海,也有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到访。
这些游客汇入戴村镇急剧增长的旅游数据中。
根据统计,喊出“走出都市 越过山丘”的主题口号后,戴村镇今年1-5月民宿入住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60%;去年1-5月游客人数为2万人次的戴村镇,今年已有近2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0倍。
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游客看的玩的都跟它有关
戴村镇的民宿,一到周末就人气爆棚,一拨又一拨的城里人,感受着天蓝蓝、水潺潺、山青青的自然风貌。
“现在村里环境治理好了,我们开民宿又有好政策,真是赶上了乡村发展的好时机。”民宿老板沈旦说。
戴村镇地处杭州南郊、萧山南部中心,面积62.8平方公里。03省道和时代大道穿镇而过,10分钟内可上绕城、杭金衢高速,半小时内可去往杭州主城、富阳、绍兴等地,是萧山南部重要的交通咽喉。
然而,在杭州乃至浙江范围内,比戴村交通区位更好的镇街有很多,但戴村在一年内实现旅游人数的十倍增长,与沈旦所说的环境大有关联,最典型的就是戴村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
这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围绕戴村镇云石群山绵延而上,总长80公里,其中主线50公里,辅线30公里。它宛如玉带环腰,将散落在云石群山中人迹罕至的景点——响天竹风、天狮飞瀑、亿年火山遗址、千年古刹云门寺等串联起来。
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的建设和发展,正是戴村利用自然的馈赠推动乡村振兴的缩影。前来戴村镇的游客,看的玩的,其实都跟这里的自然环境相关。在青山绿水中休闲,就是游客们来到戴村的真正目的。
“大有作为背后必须有清晰定位”
一批又一批游客涌进戴村的背后,其实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推动。
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任务时,提出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战略。
随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
“这些就是我们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纲领。”戴村镇主要负责人说,“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看到了绝好的机遇,也意识到大有可为背后必须要定位清晰。”
今年1月份,戴村镇在人代会上提出抢抓大花园建设战略机遇,全力打造“杭州南花园、城市新阳台”。
就在这时,戴村镇开始积极申报创建省级郊野运动小镇。他们提出“走出都市,越过山丘,遇见最美的自己”的主题口号,全力打造独具戴村特色的“郊野运动小镇”。
从地理位置上看,相比其余6个首批省运动休闲培育小镇,戴村镇的郊野运动小镇更具地域优势。“我们离杭州主城区更近,可以更容易吸引到长三角地区的游客。”这位负责人说。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戴村镇发挥自然优势,对户外休闲运动的摸索与尝试不断升级,本地旅游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人数越来越多,态势越来越好。这里还逐步形成了“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运动旅游新模式。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短短二十个字,道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
没有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戴村镇旅游人数的十倍增长,最关键的支撑在于产业带动。
戴村镇运动休闲游的日益成熟,催生了小镇民宿、农家乐的迅速发展。
戴村镇主要负责人介绍,戴村已投资700余万元,打造民宿示范点2处,发展民宿经营户20余家,拥有160个床位、2070个餐位,为爆发式增长的游客提供了吃住场所。
同时,戴村镇的运动休闲配套产业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已有晟泰休闲、彩林户外等为代表的6家从事体育运动的新兴企业成功落户,分别从事户外折叠式家具、帐篷、旅游休闲用品、内外健身器材等户外休闲用品生产。在不久的将来,戴村镇的登山步道和骑行道上,还会增设租赁山地车等。
一年十倍到访人数的增长,是戴村镇乡村振兴的开端。对于戴村发展的期望,最终指向是“乡村+产业”的美丽蝶变。
“我们既要吸引产业落户,助推民宿经济,更要催生新型产业。”戴村镇主要负责人介绍,生命健康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戴村将紧紧抓住全球生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依托戴村独特的生态优势,构建一个生命健康产业链,成为推动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