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5月30日讯(通讯员 方琳嬿)近日,西湖区双浦镇养老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以“编竹篮”为主题的“民间老匠守艺”公益活动。
据了解,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龙池、袁家浦、新浦沿等村是双浦地区的编篮大村,几乎无户不篮,无人不篮,上海人到杭州旅游必买的“旅游产品”杭州篮儿,80%都是双浦做的。
“当时一只篮子卖5毛,一般攒足20只篮子进城卖一趟。”今年70岁的居民支珍花回忆道,农户半夜12点出门,步行30-40里路,不过杭州篮儿受欢迎,一般刚进城就脱销了,这10块钱有多值钱,抵得上一个男人干一个月的工分钱呢!
从14岁开始学编竹篮的支珍花介绍说,编竹篮分“劈”——劈竹篾;“搭”——搭篮底;“编”——编蓝身;“刹”——刹篮口;“绕”——绕篮柄等五道工序。
忆着苦思着甜,支珍花说,小小的竹篮子,装得是一份浓浓的乡愁。这乡愁是老一辈双浦人的勤劳智慧,勇敢拼搏,这乡愁也是世世代代双浦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眼下正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小城镇综合整治的双浦镇,决定要留住这份乡愁。
今后双浦镇将把全镇的老匠人组织起来,成立“民间老匠守艺”志愿服务队,以村社照料中心为平台,每月在各村轮流开展志愿服务,为周边老百姓提供各类 “老底子”手艺的服务。
“在双浦,还有很多会传统手艺的老匠人,我们希望通过发挥好村社照料中心的平台作用,在传承乡愁的同时也打造最贴心的长者之家。”双浦镇居家养老中心工作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