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社会民生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即将消逝的手艺丨渐行渐远的箍桶匠人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夷 王建龙 王嘉楠 通讯员 武慧慧)杭州中山南路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约二三十平方米的店铺内挂满了木桶、木盆、搓衣板等各类木器。店主戚建飞是如今为数不多的还在从事木活手艺的箍桶匠人,而他的“建飞箍桶刀墩店”在杭州已有30多年的历史。

  今年66岁的戚建飞,从16岁开始跟着爷爷学做木器。最初学手艺那会儿,戚建飞因为做不好也挨了不少打,但他没有放弃。做木器,全靠手上功夫。正因为从小打好了基础,再加上50年如一日的坚持,戚师傅才练就了如今高超的手艺。

  戚建飞做的木桶经久耐用,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一块木料要打磨到什么程度,哪块适合做底,哪块适合做边,他心里一清二楚。戚建飞说,做木桶首先要选料:树龄适中且结疤要少,这样做出的木器纹理漂亮又不易开裂。再根据木桶所需规格进行去料。接下来还有劈板、刨花和拼板等工序,最后再用铁箍将桶固定成型。戚师傅本着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的态度,日复一日地刨、切、拼、刷、箍,将木桶做到极致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坚持。

  随着人们日常器具的更新换代,略显笨重的木质品已经不太受人青睐了。“会这门手艺的人,大多上了年纪,现在在杭州市区开店的可能就剩我这一家了。”戚建飞坐在自家店铺前,一边专心致志地箍桶,一边略带忧虑地说着:“如果这门手艺在我这代失传了,我心里放不下啊。”

相关稿件
· “杭州最美竹乡”淳安大墅有位匠人80小时打造出竹制自行车
· 65名匠人聚嘉里中心 杭城迎为期一月文化艺术盛宴
· 首届中国匠人大会在杭召开 西湖区成匠人最扎堆区域之一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杭州人听了近30年的《梦想天堂》 或将迎来“新前缀”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