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社会民生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浙江传媒学院有个日本外教 想给全中国的熊猫拍照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6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洁珺)粉色的帽子、粉色的T恤、粉色的短裤、粉色的框架眼镜、粉色的串珠手链,甚至连下雨天打的雨伞都是粉色的……一年365天都是粉粉的他,就是浙江传媒学院的日语老师、今年55岁的日本大叔竹内尉晴。

  从竹内的网络社交平台上看,他的生活有点让人羡慕:家里有一只名叫“滑雪”的猫相伴,还经常去动物园“吸熊猫”。

  对于熊猫,他绝对属于真爱粉,而且在猫粉圈里小有名气,杭州、温州、安吉、成都、广州、大连……到处打卡。看他发出的和熊猫合影的自拍里,背后是憨态可掬的熊猫,然后自己冲着镜头吐舌头,举左手,做出加油的手势,给人感觉有点萌。

  最近,杭州下沙的一间咖啡馆里,记者见到了竹内尉晴——他刚和同学们一道从湖州下渚湖熊猫园看熊猫归来。

  办了不少公园年卡

  去全国各地看熊猫

  其实,记者第一次见到竹内,是在不久前杭州动物园熊猫“成就”大病初愈后展出的第一天——那天,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小声介绍,这位粉衣大叔是熊猫馆的常客,他和动物园一个保育员坐同班公交车来园的,上午7点,园子一开园就来了。

  当时,竹内作为游客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说看到“成就”病好了,自己眼泪都差点出来。“我从下沙过来的,赶来看它一眼,就要回去上课了。”

  原来,竹内在猫粉圈里也是有名气的,因为他经常去各地动物园看熊猫,甚至还办了许多外地动物园的年卡。

  竹内从粉色的钱包里掏出一叠年卡,摊开来一共7张,南至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北到大连森林动物园,还有常州淹城野生动物园、无锡动物园、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等,还有张杭州的公园卡。

  竹内看熊猫有点拼。他通常不是赶晚班飞机,就是坐过夜的火车。“如果有3天的时间,我会去趟长隆,就先赶晚班飞机飞澳门,去澳门动物园看熊猫后,然后到珠海,再到广州。”

  “我挺喜欢这样的行程,这样可以赶在动物园开园前,悠闲地吃个当地的小吃当早餐,然后再去看熊猫。”竹内随口便可报出无锡的蟹粉小笼、常州的银丝面等等。“早点去,趁保育员们喂食的时候,你可以看到熊猫比较活泼的样子,早上熊猫会比较活泼,下午就懒懒的了。”

  喜欢杭州动物园的熊猫

  想给全中国的熊猫拍照

  因为职业关系,竹内看熊猫会受到上课时间的限制。所以,他平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杭州动物园。“我很喜欢那里,‘成就’和‘双好’很可爱!我在内展馆外拍合照的时候,它们有时候还会凑过来!那里的工作人员也很热情,会和我聊天。”

  竹内说,自己喜欢和熊猫拍照是想完成一个心愿。“以前,我想和全中国的熊猫拍个照。”竹内顿了顿,“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愿望还是挺难完成的,因为现在熊猫繁殖还挺快的,怕赶不及。”

  竹内的老家在日本名古屋。上世纪90年代,他跟着旅游团去过成都。“当时,团员们去看杜甫的时候,我却去看了熊猫,第一次看到就觉得它们挺可爱的。”

  2000年,原来是滑雪教练的竹内来到吉林,一边当滑雪教练,一边学中文,后来因缘际会,成为了当地一所大学里的日语外教。

  2003年,竹内抱着学习中国花鸟画的想法来到了杭州。美院毕业后,竹内便在杭州的大学里当起了日本外教。

  之后,竹内在中国18年的时光里,杭州占据了11年。

  “倒是很少特意去西湖,不过去杭州动物园的时候会路过嘛。”竹内有时会坐夜班的210路公交车,三点多到杭州城站,沿着西湖大道,走到南山路去杭州动物园。“这一路可以看见西湖很安静的样子。现在有了很多朋友在这边,也可以随时出去走走看看熊猫,我想继续在杭州生活。”

相关稿件
·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把浙南小山村变成了动漫王国
· 浙江传媒学院新生军训 高颜值美女云集好养眼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杭州人听了近30年的《梦想天堂》 或将迎来“新前缀”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