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社会民生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盛花之下 焉有完草!免费西湖请市民游客手底脚下留情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4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杨一凡 杨晓政 摄影 杨一凡 姬臣)清明小长假一过,白堤上的桃花被游客折枝的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节后第一天,记者踏访白堤、苏堤、太子湾等景区,发现确实有桃枝被摧残,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然而让记者惊讶的,真正被摧残严重的不是桃花,而是草坪,尤其是苏堤。这可真是“盛花之下,焉有完草”。

  在春暖花开之际,西湖景区岳庙管理处联合本端倡议:免费西湖欢迎大家,但请市民游客手底脚下留情。

  白堤:拈花微笑

  却忘记脚下草坪遭殃

  虽然清明假期清零了,但是西湖景区依旧人头攒动。西湖上的白堤临湖两侧栽有140多株桃树。红艳艳的桃花在西湖边和风中显得分外妖娆。记者在现场看见,有些游客看见桃花美艳,竟然跨过护栏踏进了草坪。他们忙着用手机相机拍照或手扶树枝展露微笑等待快门按下,但却没注意草坪边的广播一直在提醒:爱护草坪。

  看着游人随意踩踏草坪,岳庙管理处工作人员于建高也很无奈:“游客为了合影或者拍照,踩到草坪上来,如果被我们看到,我们会提醒他们一下。但很多游客是被我们提醒时会出来,等我们走了,他们就再踩进草坪里。”

  平时周末和节假日,负责秩序维护和劝导的于建高师傅会累得够呛,“游客多的时候,踩草坪的人肯定就多了,特别是夏天。到了夏天,在草地上躺着、坐着的游客到处都是。一天劝下来,嗓子都哑了。我们劝导一天,在白堤走来走去的,走一天脚都生疼。”

  苏堤:爬树干摆Pose

  却无视光秃秃的草地

  草坪被破坏的现象在苏堤更为明显。

  正在修剪草坪的马师傅说:“西湖的草坪,都需人工播种的,有的草品种是美国进口的,所以游客一踩带来的损失比较大。”

  马师傅说,桃花会引得游客踩进草坪,“折花枝、摇晃花枝,甚至踩到树杈上。”马师傅指着不远处的一对女性游客,“你看,都踩到树枝上去了吧”。顺着马师傅指的方向,记者看见一位女性游客正踩到树干上摆着销魂Pose。而树旁就有“禁止攀爬”的标示牌。而树旁一片草地已被踩秃,上边铺着四散的膜布。

  马师傅说“游客踩坏的草坪我们需要重新播种,但往往是刚种上几天,就又被踩坏了,有时候也是觉得不胜其烦”。

  记者看到,在苏堤东侧的一处游步道旁,草坪也已经被踩秃了,草坪呈一个月牙形,泥土已硬化。养护人员也很无奈,“我们只能把土翻松再重新种上,但是免不了再重新被踩。临湖的道路比较崎岖,装护栏也不方便。”

  在太子湾公园,游客也有不少,尽管公园里的花已经过了花期,但公园里的保安说,还是会有不自觉的游客乱踩草坪攀折花枝。

  提问:是不是今年摧花踩踏情况格外严重

  西湖边长假游客众多,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几次“断桥人从众”。那么,西湖边的花儿草儿,是每次都会受损,还是今年特别严重?

  岳庙管理处办公室龚主任告诉记者:“桃花盛花期原本在清明小长假之后、五一之前,今年桃花提前怒放,刚好凑在清明小长假时,所以游客量比往年同期确实要多一些。”

  不过桃花和草坪被摧残,主要原因还是游客的文明素质。龚主任说:“每到桃红柳绿之时,是白堤最美的时候,但也是我们白堤一线管理人员最累的时候,面对种种不文明行为,管理人员竭尽所能进行劝导,碰到听劝的还好,碰到不听劝,有时我们的管理人员还会受委屈,一天管下来真是眼花、腿酸、嗓子冒烟,太不容易了。”

  龚主任说,虽然游客的总体素养感觉一年要比一年高,但离人人都爱花,人人都护花还有很大的差距,也想借助媒体呼吁广大市民游客将“文明”装入行囊,观美丽西湖景、做文明赏花人。

相关稿件
· 西湖白堤换新草 草坪盖上“棉外衣”
· 西湖边柳浪闻莺大草坪将开放 但请别搭帐篷、穿高跟鞋
· 柳浪闻莺大草坪开了又关,啥情况?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杭州人听了近30年的《梦想天堂》 或将迎来“新前缀”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