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社会民生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康复医院床位要等几个月 在杭州“康复”真有那么难?


  浙江在线3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苗 通讯员 王蕊 王婷)

  “现在的康复床位,怎么比春运车票还难抢啊。”年近50岁的黄女士叹着气说道。

  让黄女士伤透脑筋的,是她得了中风的75岁老父亲老黄,4个月前,老黄在一次晨练后突发中风,路人把他送到医院,命是保住了,可他左半边身体瘫痪了。

  手术之后,老黄一直住在医院的康复病房,有专业的医生护士照料,可根据医保政策,病人最多只能住院3个月,黄女士不得不寻找起“下家”。

  直到老黄出院后1个月,黄女士还是没有找到“另一张”康复床位。只能请来保姆在家照顾,要怎么让老父亲接受应有的康复治疗,成了大难题。

  为何康复床位,一床难求?

  被“赶出”医院后

  找不到下家康复机构

  在这几个月里,黄女士好像一下子憔悴了十几岁,“本来有空还会保养一下的,现在哪有时间和精力。”黄女士摇了摇头,为了父亲的一张康复床位,她费尽周折,仍无着落。

  黄女士和老爸老妈住的小区只隔了一站路的距离,孝顺的她每周上门看望两老。“我还有个哥哥和妹妹,他们不在杭州,我自然要多照顾照顾父母。”

  可老父亲的这场病,把黄女士的生活节奏全打乱了,“住院的那段时间,因为有医护人员在,我们还是挺放心的。”黄女士说,一个月一万多元的医疗费用,对于她的家庭还能承受。

  而随着3个月的“期限”越来越近,寻找下家就成了黄女士的头等大事,“医生说必须要持之以恒地康复训练,父亲才有希望恢复。”

  可黄女士联系了家附近的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方的答复都是“没有脑卒中之后的康复专用设备”。黄女士再找民营的康复医院,几家单位的回答也很一致:“病床都住满了,要想住进来,你再等等吧。”

  “民营医院、社区医院没有办法,只能想办法转到其他大医院去。”可黄女士联系了5家医院,康复科室都没有空床,“每家医院都说要排队候床,最少的是等1个月。”

  焦虑的黄女士吃不好,睡不好,“大医院床位紧张,不让住三个月以上,专业康复机构又实在太少,真不知该怎么办了。”

  现在,黄女士和母亲以及保姆一起照料父亲,而她心里很清楚,她们只能在生活起居方面帮助父亲,至于按摩等物理性康复治疗,她们都无能为力。

  “在家一个月来,我爸爸的精神状态已不如在医院时那么好了。”黄女士说,原本在医院接受正规康复治疗,老爸的左手手指已能慢慢动动了,“他很有信心,希望左手能恢复到可以自己穿衣服的程度,可现在康复停了一个月,左手又动不了了,他天天自怨自艾说自己变成了废人。”


  需康复患者增长

  等床位至少一个月

  现在杭州市、浙江省的康复床位,真的这么一床难求吗?

  记者致电了几家三甲公立医院,每家医院的康复科病床数从几十张到上百张不等,不过无一空床。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告诉记者,病人如果排队一个月能轮到,那都算是幸运了。

  一位在浙江省医疗界工作了20多年的领导,甚至在会议上“吐槽”,他没法帮朋友的孩子安排进康复医院接受康复,“病床实在太紧俏了。”

  在浙江医院,有32张床位用于肢体康复与神经康复,55张病床用于心脏康复,“康复科的病床相对来说周转比较慢。”当病人住满3个月后,在医保政策的限制下,也只能选择出院。

  从大医院出院后,应该去哪康复呢?

  在发达国家,康复一共分为三级,大医院的康复科属于一级康复,针对的是手术后、急性期的病人,从这里出院后,他们会进入二级康复专科医院,再经过一定时间的康复训练以及恢复后,病人回到家庭,进入社区康复。

  “在我们国家,应该做一级康复的大医院,现在干着二级甚至三级康复的事情。”林坚说,从全国的层面来看,康复体系并不健全。结果就是像黄女士父亲这样的患者再也无法生活自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陈作兵告诉

  记者,康复需求上升很快,越发显示相应资源短缺。

  陈作兵说,我国康复医疗需求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人群:

  首先是老年人群,老年人高发病率的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康复治疗的主要病种,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约2.3亿,其中需要康复服务的约1亿人;

  其次是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预计未来15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将高达65.7%,其中80%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康复治疗;

  接下来是残疾人群,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已达到8502万人,其中5000多万人有康复需求;

  最后是疾病康复人群,许多疾病在转入稳定期后,还需要大量而又长久的康复治疗。这部分患者拥有着巨大的康复治疗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的康复医生、康复机构人数则少之又少。”陈作兵说,2015年我国康复机构数为7111家;康复床位数16.2万张,康复医护人员数23.2万人。我国目前康复医师人数为0.4医师/10万人;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为30~70医师/10万人口。

  互联网技术

  有望助康复资源节能增效

  要解决老黄这样的病人住院康复问题,可不止是康复科增加床位这么简单。

  作为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的陈作兵说:“别看我们医院的康复科床位是40多张,其实我们服务于病人的康复床位可以有2500多张。”陈作兵说,这是因为康复团队不仅在科室里工作,还可以帮助全院以及浙大一院的下沉医院的每位病人做好康复工作,“比如运用互联网医院的技术,让宁波北仑人民医院、新疆阿克苏的医院也享受到同样的康复医疗服务。”

  技术的辐射是一方面,人才的培养是影响更深远的部分,“我们正在向浙江大学申请,争取早日开设康复医学系,专门培养康复人才。”

  除了学校的专业人才,各个社区康复力量的配备,是一个更容易实现的目标,“我们正在与民政厅、残联合作,通过康复医学专科联盟的技术辐射,建立社区的康复团队。”陈作兵说,甚至也可以将盲人推拿纳入进来,进行正规培训再上岗。    


相关稿件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4号线三期、12号线一期……杭州地铁四期建设最新进展来了
·今日小寒丨冷空气一波接一波 终于有理由睡懒觉了
·2023桐庐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跑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绿水迢迢 青山逶迤 美丽杭州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本网专稿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新春第一会”省委书记关心的这件事 杭州有了新行动
·摘得香港花卉展览大奖 西湖春色绽放香江
  权威发布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杭州上线“民呼我为”数字平台
·图解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
·3月22日杭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 专家:入境应如实申报
  区县新闻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
·以工程项目为媒 促镇企共同发展
·如何破局食用油进口依赖?萧山这场关于油菜高产高质的发布会透露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