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谈“天堂”说地理丨心头忽有故人过——追忆古建筑史大师郭黛姮与杭州二三事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很多故事的原点都在我们的身边。一座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每一方土地、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都蕴含着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底蕴和气度。我们缺少的只是一个历史的讲述者、城市的观察者。

  即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重磅推出《谈“天堂” 说地理》栏目,请来文化名家、文脉守护者、遗产传承人等,一起为杭州拾遗,全方位讲好这座人间天堂的文化地理故事。 

  12月2日夜,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

  “用这些雷峰塔的照片,送别郭先生。”

  “有幸在六年前听郭老师讲述六和塔的修缮故事,愿先生在天堂也能有自己热爱的事。”

  “前两天还在看您的书。”

  ……

  在杭州,表达悼念之情的,有文物保护者、历史文化研究者,还有不少媒体记者。

  大家记得她,尊敬她,不仅仅因为她在中国古建筑研究和保护上的突出成就,还因为她和雷峰塔、六和塔都有很深的渊源。

  始建于宋朝的六和塔和雷峰塔,标记着影响杭州最深远的一江一湖,是这座城市的经典文化符号。我们现在还能感受“雷峰夕照”“六和听涛”,都少不了这位古建筑专家的贡献。

  记者采访了与郭黛姮相识的几位杭州文博人,回忆她与杭州的故事。

郭黛姮 图源:人文清华讲坛

  82岁再访杭州

  她和“老朋友”六和塔合了张影

  一位身形清瘦的老太太,穿着白底暗花衬衫,满头银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身后,是她的“老朋友”——见证钱塘江两岸千年巨变的六和塔。

  这张照片摄于2018年9月6日,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末午后。当时来杭州开会的郭黛姮受西湖景区管委会邀约重游六和塔,讲述六和塔修缮的故事以留存资料。

2018年,郭黛姮与六和塔

  在场的媒体记者对她印象很一致:和蔼可亲,站在那里像别的游客一样拍照留念,仿佛邻家奶奶。

  殊不知,这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人,主持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六和塔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作为“主治大夫”,这里的一砖一木,都曾被她端详抚摸。

  “没变,还是当时的样子。”再见已是白发苍苍,82岁高龄的她还坚持登塔看了看。

  原杭州西湖遗产中心主任杨小茹,当时负责接待。

  “如果不是因为郭老师略带京腔,我可能会以为她是南方人。”

  初见这位从北京来的老人家,杨小茹却觉得她像江南女子一样清秀温婉,“郭老师讲话慢慢的,娓娓道来的感觉,快30年前的事了,她还记得一些细枝末节。”

郭黛姮与杨小茹

  令杨小茹印象最深的,是郭黛姮说起修缮六和塔时最“疯狂”的一次:有一年春节期间,郭黛姮发现测量数据有误,只身一人飞到杭州核实。那天是大年初三,杭州下了好大的雪,六和塔除了保安外再无他人。雪落无声,她得以全身心投入,和这座古塔“对话”,一待就是一整天。 

  “郭老师这种专注、认真、精益求精,足可见她对古建筑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听完她的讲述,杨小茹心生敬佩。这位温婉的学者,有着“硬核”的学术功底,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

  从电脑里翻出郭老师与六和塔的照片,西湖景区工作人员感慨万千:“这应该是她最后一次登六和塔了。”

  重走恩师之路

  “修旧如旧”让文物诉说历史

  曾任杭州市园文局副局长的陈文锦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景区管理部门发现,六和塔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如不加干预,未来很有可能会面临倒塌,它的修缮工作迫在眉睫。

  在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推荐下,1987年,陈文锦前往清华大学寻访郭黛姮,想邀这位大名鼎鼎的古建筑史专家来杭州主持修缮。

  “到了北京,发现她不在学校,说是去大同华严寺了。我们又赶到大同。”见到时才发现,眼前的大专家平易近人,并没有想象中的架子。郭黛姮在得知杭州六和塔“有些不好”后,答应前往杭州“把脉”。

  这样的情形仿佛昨日重现。

  1934年,梁思成也是这样应下杭州的邀约,为六和塔出谋划策的。六和塔因历史上屡毁屡建,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

  梁思成提出:改变清代重修后“又矮又胖”的样子,复原到宋代的形制。

梁思成的“六和塔复原状图”(此图为立面) 图源:《梁思成文集 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从1961年在清华被选中成为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助手,协助注释宋代土木建筑工程著作《营造法式》,成为大师的关门弟子;到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志业,在建筑学讲台上,一站就是五十余年——

  一步步,郭黛姮重走恩师之路。

  这一次,她心中坚持的标准,也是梁思成对她的教诲:颓败的残墙,残破的石刻,都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这正是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所在。

  并且,郭黛姮将《威尼斯宪章》中的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也应用在了六和塔修复的实践中。

郭黛姮(前排右三)在六和塔修缮现场

  “修旧如旧”,也就是说,尽量保留原材料,原样貌,只通过加固稳定其结构。

  郭黛姮呕心沥血,研究敲定了修缮方案。实施时,用钢箍、钢管加固。这样,人们一看就知道,哪些是塔原本的结构构件,哪些是现代人加固的构件。

  工程于1992年竣工。这次大修延续了六和塔的生命,此后多年,塔身都很稳固。

  续杭州之缘

  她与雷峰塔的故事影响至今

  1924年,雷峰塔倒塌,仅剩遗址,让无数人深感痛惜。此后,梁思成提议重建,并做出了构思。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终究未能动工。

  1999年,浙江把重建雷峰塔的想法再次提上议程。带着省、市的期冀,陈文锦再次北上,邀请郭黛姮参与雷峰塔重建。没考虑多久,郭老师又答应了。

  一来,续杭州之缘;二来,实现恩师未了的心愿。

  当时,重建雷峰塔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塔底遗址应当搭保护棚保护起来,新塔要另挪他处重建;还有人认为,新塔不能挪地方,挪了就不是雷峰塔,情感上接受不了。

  最终,通过方案比选,郭黛姮担任雷峰塔重建工程总设计师,和杭州一起,选择“不走寻常路”:就在遗址上重建新塔。

  “遗址当然要保护,而新塔是景观建筑,谁说二者不可以结合?”

  陈文锦说,他们不是没有考虑过另寻新址建造雷峰塔。可是夕照山顶地方不大,保护棚盖起来,再立一座塔,远远看过去一大片,很影响景观。以保护为前提的新建,把塔当作遗址的保护棚,不行吗?

  这样的想法,在国内还没有人提出过。一时间,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推进这件事太难了。”陈文锦坦言,虽然过程曲折艰辛,但他们没想过放弃,一定要试试。

  “你要想往前进,就要有个目标。有了目标就得要自己去闯,这个事也许不是其他人已有的旧路,这才有闯的必要性。” 郭黛姮时常这样教导学生,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她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为了更好地保护雷峰塔遗址,杭州在建新塔之前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郭黛姮的团队制作新塔重建方案,不断根据考古进程调整细节。

  甚至到了最后关头,考古人员新发现了遗址外缘的九山八海石栏遗迹,这意味着遗址比原先测算的要大,如果按照原方案新建塔身,就会损伤遗址。为此,郭黛姮又一次从头修改了方案。

  提起这件事,陈文锦满是感激:“郭老师没有抱怨,应了下来,要知道这是很费工夫的。”

  2002年,新的雷峰塔竣工,杭州人重新得见“雷峰夕照”的胜景;原塔遗迹依然安静地躺在塔下,免受日晒雨淋,游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希望捕捉到那个动人传说的蛛丝马迹。

  就这样,郭黛姮与杭州一起,为国内古遗址的保护与展陈打开了新思路。

  20年后的今天,德寿宫也以同样的方式“重生”,让更多人得以一睹南宋风华。

德寿宫下方,正是它的土遗址。

  郭黛姮与杭州的缘分从冬到夏,和古塔千年的历史相比只是转瞬。

  而杭州会一直记得,曾经有一位学者,如同西湖水一般温润灵秀,又如同钱江潮一样不断向前。

相关稿件
· 位列全省历史文化村验收第一 萧山欢潭村如何做到?
· 让老字号越活越年轻 杭州发布新政支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发展
· 谈“天堂” 说地理丨云栖大会 想起一个“非著名”杭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