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5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健 通讯员 余建义 陶青)5月20日上午,杭州钱塘新区召开产业平台建设推进大会。杭州医药港、杭州大创小镇、杭州综合保税区、杭州江东芯谷、杭州临江高科园、杭州前进智造园——六大平台重装上阵,逐一亮相。
在杭州乃至整个浙江,产业平台的数量不少。可对于钱塘新区而言,这六大平台的变化非同寻常。除了区域、产业体系等功能性调整外,钱塘新区还打破过往体系,实施了人事管理、考核评价、要素保障等一系列创新尝试。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抽调进入六大平台的153名机关、街道、国企的工作人员,全员实行聘用制,能者上,庸者下,打破了“铁饭碗”。
打破+重构。“从产业层面来说,今天将是钱塘新区值得铭记的一天。”一位刚刚前往新平台履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钱塘新区的六大平台“新”在哪?作为全省改革开放大平台,杭州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它们将会对区域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读懂这次大会,或许你就读懂了钱塘新区的新未来。
钱塘新区半导体产业生产线
打出“组合拳”
激发产业新动能
10天前,浙江召开了全省开发区(园区)改革提升推进会。会议指出,要围绕打造高水平现代化平台体系,对全省开发区(园区)来一次系统性重构和创新性变革。
而钱塘新区此次产业平台建设推进大会,就是对全省战略方向的落实和深化。“我们现在提出平台体制改革,既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也不是重复过去走过的路。而是在一个大平台、一个统一主体下进行的新的平台重构。”钱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说。
要想重构,就要科学谋划,对于钱塘新区而言,一套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平台“组合拳”,需要尽快成型——
六大产业平台,打破了区域限制。过去,总面积达531.7平方公里的钱塘新区,实体化运作产业平台仅8.2平方公里。而如今,六大产业平台没有了传统的区域“分界线”。尤其对于处于原下沙区域的杭州医药港和杭州大创小镇,再次获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六大产业平台,今后将聚精会神抓经济。此次调整进一步明晰了产业平台和属地之间的职责边界六大产业平台主要负责区域内的产业培育、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工作,而对应街道则主要是负责辖区内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职能。此外,每个平台的书记由钱塘新区委领导兼任,同时联系相关街道,大大加强了平台与属地之间的协同,为平台心无旁骛抓经济促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离企业更近了。”江东芯谷管理办公室主任施峰表示。此前,他是河庄街道党工委书记。“从街道到平台,我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为企业和项目的服务中去,加快园区的转型升级。”
同时,六大产业平台从着眼长远出发,厘清了相互之间的产业定位。比如,杭州医药港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数字医疗和健康食品,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大创小镇重点发展双创、人才科技项目和总部经济,打造数字经济、校友经济、总部经济等五个高地;江东芯谷以半导体等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导向,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等产业,打造半导体千亿产业大平台;前进智造园主攻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智能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产业……经过再次分工,各平台立足钱塘新区“515”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减少了功能重叠,加快优势产业链条的构建。
而对于大创小镇管理办公室主任曹冲锋而言,他接下来的一大目标,就是加强与区域内高校的合作。“大创小镇附近有14所高校,20多万师生。学校的创新资源,是创新的宝贵财富。接下来,我一定要把这些财富用好、用足。”
此外,钱塘新区专门建立了协同考核机制,对平台、属地和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捆绑考核的形式,使它们成为了携手进退的“共同体”,激活各方力量,提振产业动能,服务转型升级。
大创小镇
打破“铁饭碗”
不拘一格用人才
对于钱塘新区此次产业功能平台体制改革而言,另一大亮点就是产业平台的去“机关化”“行政化”——26名管理层和127名来自机关、街道、国企的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每届聘期三年,期满重聘,行政事业人员进入平台工作的,一律实行档案封存管理。
这打破了过去行政人员的“铁饭碗”,从“行政体制”转向企业化、扁平化管理,以目标驱动来完成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正如钱塘新区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所言,“平台的干部要时刻牢记,去平台工作是去创事业的,不是去当官的,绝不能搞成机关化。”
有压力,也有动力。对于产业平台的用人,钱塘新区也设置了一系列灵活的用人机制。例如,六大产业平台实行员额制管理,允许平台在员额控制数内调整充实人员力量;又例如,平台之间开展良性竞争,打擂台赛成绩,比学赶超;平台内部全员绩效考核,任务按月逐项分解到人,月评季考,年终排定等级;此外,钱塘新区的今后各类评比和推荐人选上,奖励和名额均向平台倾斜……
打破“铁饭碗”,也为年轻干部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这组数据可见一斑——此次平台聘任的127名工作人员中,90后53人,占41.7%;80后57人,占44.9%;70后17人,占13.4%。工作人员均为大学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51人(博士10人),占40.2%。
杭州医药港
全力“争项目”
打造改革重要窗口
从钱塘新区的角度来看,构建全新产业平台的动力,既是形势需要,也源于自身。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大多遭受了巨大冲击。尽管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但对于以制造业为主力的钱塘新区而言,肩上的压力不轻。但同时,疫情也带来全球产业的结构化调整,若及时“转身”,更有机会搭上发展的下一班“顺风车”。
作为浙江省、杭州市重点打造的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钱塘新区有义务、也有责任成为“先锋”和“试验田”,引领杭州乃至全省的产业发展。
去年下半年起,钱塘新区就开始了对南京江北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舟山群岛新区等兄弟新区进行了多轮调研。“与兄弟新区相比,钱塘新区还是缺好大项目、缺好项目。”钱塘新区党工委主要责人表示,“项目引进慢、推进慢、见效慢,这对一个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使命的战略性平台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因此,在六大产业平台进行改革的同时,它们的最新任务也已明确——就是全力“争项目”。根据钱塘新区的目标,接下来,六大平台将争取“月月都有集中签约”,接下来一年时间内,每个平台将力争引进1-2个“152”项目、20-30个亿元以上项目。
“咬定青山不放松,越是困难越向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争分夺秒、挂图作战,争取越来越多的项目签约、开工。” 曹冲锋表示。
为了更快更好引进项目,钱塘新区也给予了六大产业平台的体制机制创新空间。例如,对于园区内规划、区一级政策落实等,各平台享有一定的灵活度。此外,在六大产业平台内,钱塘新区还将积极推行“网上办”“就近办”和“全程代办”等,努力实现“办事不出平台”,为企业和项目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