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以勤劳为曲、信仰为歌,领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之歌,积淀下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携手钱江晚报、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连载,带你从记者的角度,贴身观察,追溯那些发现背后的人和事。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月30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李如)四五千年前的良渚人,一直过着田园生活。他们吃着菱角、桃核、甜瓜等有机食物,划着独木舟。当然,他们白天也得工作——为皇室贵族建造古城,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良渚古城。
2013年,距离良渚古城遗址发现已经过去六年。发现古城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底部一圈人工堆砌的铺底垫石。这些石头困扰了考古队员很久:它们是从哪里搬来的,从采集到铺石,需要多少工时?所以,2011年以来,他们就开展了良渚古城铺底垫石的鉴定和石源研究课题。
2013年3月24日,记者跟着考古队员现场进行了一次模拟运石工作,试图还原良渚古人的工作日。
记者和考古队员一起(上左) 模拟良渚古人运石现场 (上右、下)
(一)古城底下1万多块石头,都来自郊外的大遮山
沿着良渚古城墙走一圈,需要两小时,大约有六公里的距离。当年,为了造城,良渚人铺了密密匝匝的石块,作为建筑的地基,长度有6000多米,宽40~60米。
“良渚人很聪明,不会大老远搬石头,一般都会选择较近的地方。”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带着记者来到了距离古城北面,三到四公里的郊外。眼前一座山,横亘蜿蜒,名叫大遮山。2011年,考古队员就开始研究良渚人采石的地方,最后,他们将目标锁定在大遮山。
这座山被中间的康门水库分成了东西两侧,究竟哪一边,才是良渚人最中意的取石地?
良渚古城北墙发现的铺底垫石
地质学家花了好几年时间,早把古城发掘地点暴露的一万多块石头都摸透了,还给每块石头编了号作为身份证,并做了“DNA分析”。结果发现,城墙的基石并没有石英成分,这和大遮山东面的石头成分完全吻合。“现在基本可以断定,已发掘的北城墙的石块,来自于东面山。”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董传万说。
顽石如此坚韧,当年,没有任何金属工具的良渚人,究竟是用什么办法取石头呢?
王宁远说,如果良渚人直接在很硬的基岩上砸,石头的刃口应该非常锋利,有点割手的感觉。而城墙大部分石头并不锋利。这说明,他们不是把石头硬撬下来的,而是等石头滚落之后,直接捡的。
但也有例外,北墙发现了一片非常锋利的铺底石,难道这些,是被他们硬砸下来的?
考古人员模仿良渚人撬石头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测,在东面的另一个山坳,考古队员拿着棍子,爬上山,准备模仿良渚人撬石头。没想到,他用手轻轻一扳,西瓜一般大的石头就轻松滚了下来。石头上尖尖的棱角,让大家有些激动。
“这就很容易解释,北墙的石头为啥有棱角,却没有人工痕迹。”董传万摸着岩块断面上交错的裂纹说,受构造应力作用,完整的岩石被切成了大小不等的碎块。所以,良渚人当时所付出的劳动,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只要沿着裂纹一扳石头就会滚下来,是很省力的。”
(二)花九小时运一船石头造城,工作量巨大
搞清了“石落谁家”,还得弄清楚石头是怎么被搬运的。
王宁远告诉记者,运石头的交通工具,基本可以肯定是竹筏,“竹筏很宽,稳定性好,而且维修方便,不像独木舟,载重小,稳定性差,制作修理也不方便。”
王宁远说,可以参考如今的双溪漂流竹筏,大约20根竹子拼在一起,一筏可以坐10个人左右,基本上可以运载2400斤的物品。
顺着河流,划着竹筏,运上一船石头,到达城墙工地,开始铺石。听起来浪漫,实际上很累。
如果按实际情况,从山脚到城墙有四到五公里路程,相当于“打的”起步价距离。为了计算方便,考古人员模拟了100米的路程、铺两平方米的石头,需要花多久的时间,再通过换算,便能知道一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如果不吃不喝,理想状态下,一个人完成一船石块的采集运输和铺装工作,大概要做九小时,比现代人的工作时间还要长,而铺完所有石头,需要八万船次。”王宁远说,除了铺石,还有工程更为浩繁的堆土,说明良渚人每天的工作量巨大,加班绝对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