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时间是多久?
杭州以西,前往临安城区的路上,青山碧水,一片厚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沃土上,精心浇灌之下,青山湖科技城这棵参天大树正茁壮成长。
短短10年间,绿树已成荫。
借助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培育和产出优质的“青山湖智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植“微纳小镇、科技之都”。
10年,青山湖科技城的成长秘诀是什么?
除了抢抓浙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战略机遇外,青山湖科技城擦亮服务金字招牌。良好的生态口碑实现了“以企引企,以院引企,以才引企”。
如今,这里不仅成为杭州科技创新的重要节点,更成为了长三角难得“科技与生态”双轮驱动创新创业的热土。
青山湖科技城 周为民 摄
筑巢引凤
政策加持做深人才“蓄水池”
要实现跨越赶超发展,建设千亿大平台,必须要依靠企业和人才。在青山湖科技城,这已形成共识。
对于人才的分量,青山湖科技城的定位非常清晰——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引进和培育。
达斯玛特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是青山湖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从加拿大引进的A类人才支持项目。在青山湖科技城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对接下,陆大培填写了几个表格,经过一番程序,很快就获得600万元的政府产业发展资金。“青山湖科技城是政策洼地,政策有优越性、资金到位率高、扶持企业的力度大。”
“青山湖科技城在设立之初起,就高度重视人才引进。” 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科技与产业发展局负责人李宇平说。如果说青山湖科技城的人才政策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那就是“零负担”的创业体验。
青山湖科技城内的孵化器 胡亚平 摄
为了吸引人才,青山湖科技城出台了以“4个600万”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对于带项目的高层次人才,经过一定的评审程序,可以无偿获得最高600万元的政府产业发展资金,能够在高层次人才创业初期为其项目注入强劲的活力,让高层次人才创业无忧。
为精准产业发展,今年科技城制定出台以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的微纳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每年将安排1亿元扶持资金,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在浙江的大环境中,优厚的人才政策、全方位为人才服务,并不是青山湖科技城独有的,但是‘时刻想人才所想’这一点,青山湖科技城做到了极致。”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基础研究所所长相佳媛说,企业车间有位外地户口的技术员王庭建,孩子正好要上幼儿园,但青山镇的幼儿园饱和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找到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管委会负责人辗转找到科技城幼儿园,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今,王庭建的孩子已经在科技城幼儿园顺利就读了。
人才“蓄水池”打造的效果已在青山湖科技城显山露水。截至目前,青山湖科技城集聚了高层次人才2800余人,包括15名院士和7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为集成电路数字产业化、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精准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成长的烦恼”
“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在陆大培这样的顶尖人才们看来,带着项目到浙江创新创业,他们最在乎的就是:青山湖科技城能给予好的生活环境吗?能给予事业发展的良好空间吗?
在青山湖科技城北部的横畈区块,一片占地面积约600亩的新园区拔地而起。这是杭叉科技园二期。“我们二期项目今年5月20日开工,比计划提前了两个月。这个园区是杭叉智能制造基地,投产后将为集团年产20万台工业车辆的生产制造能力提供有力保障。”杭叉集团生产总监金华曙说。
青山湖科技城横畈产业区 金凯华 摄
杭叉二期项目是临安区重点项目之一。为了确保项目早日开工,服务专班组织企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实行施工前审批一条龙跟踪服务,全程专人代办有关事宜。施工道路和排污口不通、土方填平、地块工业垃圾清理……这些项目前期遇到的问题,服务专班快速协调区、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有关部门,第一时间给出最佳方案并快速解决。
纳美科技提前两个月试生产;微纳智造小镇多个项目入楼办公;港大研究院引进百余名专职科研人员,并与巨化集团、杭叉集团等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今年以来,青山湖科技城多个项目提前开工、试生产或入驻。
如此快的建设速度,有什么秘诀?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投资服务局负责人说,为更快推进项目建设,青山湖科技城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一张表格全面辅导、一个机构完成审批、一个窗口综合进件、一个人员全程代办、一个小组协同推进、一套系统共享信息”的服务机制,保障投资项目签约后“百日内开工,一年内投用”。
“青山湖速度”的背后,是青山湖科技城优化服务的理念。在这里,有一句口号叫做“办事不出城”。如何不出城?青山湖科技城全面推行“平移+代办”审批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一站式”“保姆式”人才招引服务机制、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和院所企业服务机制,当好精准服务“店小二”。
今年年初,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动员全体干部深入企业摸排问题。收集到的53个企业难题,在逐一分析后,选抽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力量,组建由区管干部带头的服务专班。每个专班人数控制在3人左右,并配备一名联络员。“企业一叫必到”的高效服务,已成为一种日常。
青山湖科技城居民楼 邱云芝 摄
珠联璧合
共享平台创设“森林硅谷”新模式
今年6月,青山湖畔传来一则鼓舞人心的消息: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一个将为芯片设计、研发、中试、小批量试产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的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并正式开放。这也是国内首个专为芯片设计制造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共平台。
浙江省自旋电子材料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总监孟皓介绍道,目前,平台已拥有光刻机等60多台套关键设备、2300平方米洁净室、核心技术骨干专家170余人,可为企业、高校使用提供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和小批量的量产、中试等服务。“在运营初期,青山湖科技城的企业还可以享受到特殊的优惠政策:临安以外的省内企业可享受25%的优惠,国内省外企业可享受15%的优惠,而青山湖科技城企业优惠力度达到35%。”
“平台的建成开放,意在传递双创发展新理念,分享双创发展新模式、展现双创发展新成效。”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十年发展,“绿色”的青山湖科技城已集聚了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等46家科研院所、133家规上企业、8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余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余名高端人才。
这些科技创新元素并非“孤独”绽放,他们因“共享”而开花结果。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专门设有院企服务部门,负责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科技城内银江、博济等知名科创企业孵化器运营商,经常会组织线下沙龙活动,为专家和企业牵线搭桥。
工业4.0 金凯华 摄
“比如产品检测,企业需要检测,科研院所恰好有这样的检测设备。我们就促成两方合作,而检测费用则由管委会买单。”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经济信息科科长徐景波说,去年他们就促成了三十多项这样的合作。
打开徐景波的手机页面,一个名为“青山湖微沙龙”的微信群弹出。群里的400余人,涵盖了管委会、企业、科研院所和知识产权、法律、金融等中介服务组织人员。青山湖科技城内专家咨询、厂房闲置、设备租赁等问题都能通过微信群快速而高效解决。在实名认证的“青山湖科技城智慧服务云平台”里,企业和科研院所还可以进行正式的项目对接。
“企业需要什么,院所能做什么?每年年初,我们征集双方所需服务和拥有的资源,解决科技城内的内需。”徐景波说,政府搭桥,带动科技城内企业的同时,也能让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为了更好地解决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难、企业没法精准找到所需技术等问题,青山湖科技大市场应运而生。管委会引进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人才申报、技术匹配等中介服务。
“十年实业,制造智城”。在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和众多科研院所引领下,青山湖科技城已经成为杭州西部的一座“森林硅谷”,正为浙江创新强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