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十年一剑青山湖①丨十年磨一剑 新城崛起迈向创新高地

  十年前的冬天,青山湖畔,青山湖科技城打下第一桩。

  这座城的诞生,于懵懂试探中,走出了科技推动创新的第一步。

  这座城的诞生,于浓墨重彩中,画下了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第一笔。

  这座城的诞生,于一片山湖中,孕育了创建“浙江硅谷”的第一梦。

  当时,对于很多青山湖人来说,“科技城”是个难以具象的模糊概念,只是某种象征意义。

  所有这些蓝图与梦想,如何落于纸上,如何建于湖畔,如何创于城中,在当时的青山湖人看来,只有一个词:磨砺。

  十年一剑。

  冬去春来,十载寒暑,不断完善城市建设,不停引入优质产业,不懈加强创新研究。这方仅有1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新城赫然崛起。

  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85.5%;引进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创新载体46家;新产品产值率超51%;R&D占科技城生产总值的比超过8%……这里,已成为浙江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剑未出鞘,尚在匣中鸣,剑气却已可见。

青山湖科技城 徐晖 摄

  “亮剑”精神夺下“基地”

  2008年的冬天格外的冷,不断飘落的雪花,为整个杭州罩上了一层白色。

  跟着考察团的戴志红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嘎吱嘎吱,走进了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春节刚过,正在办公室内的叶水泉抬眼看到来人,一下子站了起来。

  来的这支队伍,正是时任的临安市委书记一行。如今的商务局副局长戴志红曾是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跟着队伍挨家挨户跑。

  2008年2月,由省科技厅牵头带领38家科研院所考察投票,确定“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落户地。然而,在第一轮投票前的预投票环节中,当时的临安经济开发区得票率并不高。“因为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科研院所的意愿并不强。”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院长叶水泉说。

  “看到投票结果,临安市委书记停下了常委会,带着各部门负责人,到相关科研院所一家一家上门沟通。”戴志红回忆,大雪没有阻挡临安的步伐。四套班子领导分工负责,全力以赴争取创新基地落户临安。

  临安开出的条件也很诱人:为落户创新基地的科研院所提供土地净地价格控制在较低价格范围内;负责公建配套及“九通一平”;行政事业性规费全额或50%“即办即减”等。

  而38家科研机构聚集的环青山湖区域的胜联区块,也正是临安经济开发区最好的区块。该区块可用地面积2200亩,在满足创新基地用地要求的同时,还预留了一定的拓展空间。

  青山湖科技城奠基仪式

  高高低低的丘陵,成片的农田,散落田野间的农户和几处已废弃的矿企,尽管这些让叶水泉觉得有些荒凉,但临安考察团的热情和带有满满诚意的政策,点燃了叶水泉心中的那一小撮火苗。最终,在第二轮的投票中,大多数的科研院所和他一样,将手中的一票投给临安。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最终确定落户临安经济开发区。

  从2007年12月开始争取,到2009年5月15日,省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批准设立,五百余天后,这座新城选址终于尘埃落定。

  2009年11月30日,青山湖科技城正式奠基建设。8家院所10个项目动工建设。叶水泉的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也在其中。

  正是这一年,大片的农田开始有了新的生机。叶水泉也迎来“理想照进现实”般的十年。

青山湖科技城核心区 金凯华 摄

  一张“蓝图”绘出“未来”

  两张规划图,挂在青山湖科技城国土规划建设局副局长俞华忠的办公室墙面上。历史与现实,在这里重现。

  在2009年的科技城规划编制中,以浙大为起点,沿文一西路一直延伸至临安。这条创新带,依托三湖(西湖、南湖、青山湖)一区(西溪湿地保护区)的人文景观和环境优势,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格局。

  如今,从杭州主城区一路向西,浙大紫金港、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沿文一西路和科技大道,已然形成一条创新走廊。

  “早在青山湖科技城规划建设之初,这里就高标准规划建设‘融杭桥头堡’。一座楼房、一条道路,一草一木,都有着融杭的影子。”俞华忠说。十年来,青山湖科技城正是沿着这一纸蓝图,绘出了一座新城。

  2002年便来到临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参与建筑工作的邱立新没有想到,他们建设的开发区以及后来的科技城,彻底拉近了临安与杭州之间的距离。

  “一次会议上,一位领导指着科技大道规划图向大家介绍,科技大道的绿化带是预留给轻轨的。你能想象吗?坐轻轨上下班,下班到上海喝咖啡,再回杭州休息。” 邱立新说,那时,大家才知道,原来自建城之日起,交通便已预留出了融杭的空间。

  多年后,杭临城际铁路(杭州地铁16号线)终于开建。“真没想到,当年规划图纸上,一点一滴都变成了现实。”

  后来,天柱街成了青山湖街道集镇主干道,两边商贸云集。随后修建的道路便是后来影响深远的十里长廊—大园路、迎宾大道—科技大道。

  在当年的规划中,到2020年,这里将成为集总部经济、高端居住、休闲娱乐、购物中心以及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为居住在科技城的人们提供各类生活、休闲和商业配套。

  而今,青山湖科技城育才小学建成招生,城市综合体已经投用,云村等一批公建配套也在加快建设……这里已经累计投入基础设施配套政府性建设资金139亿元,建成道路110公里、绿地139万平方米、公建配套123万平方米。

  核心区已经成为临安城区的一部分。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杭州地铁16号线,在青山湖境内就设置了青山湖站、科技城站等多个站点,预计今年年底开通运营后将与主城区无缝对接。

  沿着这张蓝图绘到底,青山湖科技城也将成为杭州最值得期待的区域之一。

青山湖科技城横畈产业区 金凯华 摄

  十年一剑尚在匣中鸣

  今年6月,总投资25亿元的青山湖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在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正式启用。这个小镇以特色工艺晶圆制造、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半导体关键装备制造等为产业方向,计划引进和培育百家企业、形成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万亿元级应用市场。

  以中国新型高端存储器基地、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高地为志向的青山湖科技城,彻底打破了当年“浙江传统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亟需加快创新驱动转变、探索科学发展新道路”的桎梏。

  在诞生之初,青山湖科技城被寄予了厚望。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浙江省科技创新蓝图中,青山湖科技城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低碳技术示范区和体制改革试验区”。

  于是,枕一湖清水、傍半城绿意而建的青山湖科技城,便承担着创新的先锋使命,赋能全省乃至长三角的经济发展。

  以此为目标,科技城十年来扎扎实实打基础、一心一意谋创新。

杭叉 金凯华 摄

  杭叉“AGV(自动导引运输车)车间”内,不同规格的叉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沿着固定的路线不停地将货物从一头搬运到另一头,并放在货架的不同位置和高度。

  整个车间,看不到一个工人。“机器换人”,不再只是流水线上的简单替代,科技赋予其更多内涵与想象力。

  2009年,从杭州市中心搬到青山湖科技城后,杭叉便着手自主研发的AGV车辆。杭叉集团相关负责人任海华介绍,目前公司已开发了20多款不同型号的产品。“AGV业务的增速每年都超过100%,未来将成为杭叉新的增长点。”

  在青山湖科技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正成为推动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除了杭叉、杭氧等一批杭字头老牌工业企业外,产品出口到欧洲等70个国家和地区的西子电梯、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万马集团,民营制造企业也纷纷在各自领域形成了一个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十年来,我们坚持生态环保、低碳节能、智能化系统设计,聚焦‘高’和‘新’两大目标,扎扎实实打基础、谋长远。”临安区委常委、青山湖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王翔表示,青山湖科技城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把有限的土地和优质的政策资源用于创新资源集聚、高新产业发展和公共配套完善,大力推进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生态建设。

建设中的科技城 陈顶新 摄

  46家科研创新机构入驻科技城,省内20%的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在这里注册落地或设立基地,130余家规上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这里成长,30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此创业创新。

  “也许短期未必能立刻看到这些科研机构带来的直接利润,但我坚信,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推进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一定是正确的。”王翔说。

相关稿件
· 青山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港大浙研院集中牵手5家企业
· 最高奖励1000万元!青山湖科技城这项比赛等你来
· 新添集成电路项目 电子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落户青山湖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4号线三期、12号线一期……杭州地铁四期建设最新进展来了
·今日小寒丨冷空气一波接一波 终于有理由睡懒觉了
·2023桐庐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跑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绿水迢迢 青山逶迤 美丽杭州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本网专稿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新春第一会”省委书记关心的这件事 杭州有了新行动
·摘得香港花卉展览大奖 西湖春色绽放香江
  权威发布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杭州上线“民呼我为”数字平台
·图解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
·3月22日杭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 专家:入境应如实申报
  区县新闻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
·以工程项目为媒 促镇企共同发展
·如何破局食用油进口依赖?萧山这场关于油菜高产高质的发布会透露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