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唐骏垚)
“有了电梯,再也不用为爬楼梯喊累了!”家住余杭区塘栖镇水榭花都的郎师傅乐呵呵地说。他所说的电梯,位于塘栖镇水榭花都15幢2单元,是该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首个成功案例。在余杭区加梯办、塘栖镇城建办、乐苑社区、水榭花都业主、电梯总包单位、各管线单位等的通力协作下,1月21日,这个单元的小区业主终于拿到了电梯门禁卡。
加装电梯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余杭推进全域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全域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性、本地化落实。
余杭提出,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打造一流善治之区。
村民的议事桌
从大樟树下延伸到村里、组里
在余杭区西部的青山绿水中,有一座美丽的村庄。这里远离城市喧嚣,四周宁静而又祥和。在村口不远处的一处转角,一棵大樟树下摆着一张圆形石桌和几个石凳。
对80多岁的村民陈兴生来说,这不仅是简单的村景,更是村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年来,村民们在茶余饭后喜欢到这里拉家常、议难事,久而久之便成了村里的议事场所;很多事情往往是在你一句、我一句中就解决了。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小古城村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的村民民主议事制度。渐渐地,议事场所从大樟树下向外延伸,村民们的议事桌搬到了村里、组里。村里还建起了两座亭子——“集思亭”和“广益亭”,村民可以在这里交流感情、谈谈对乡村建设的建议和意见,村民们的想法经筛选后,再转到村里的民主议事点进行集体协商。
在村党委的引领下,还形成了“四议”工作法,解决“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四大问题,带动老百姓参与到全村各项工作中去。2018年建设美丽乡村,村中心的钱三组家家户户的高围墙被拆除,改造成古朴的低矮围墙。让村民拆除或降低自家围墙不是件容易事,但钱三组只用了21天,靠得就是“党建+治理”——村干部和党员带头,与村民民主协商完成。
小古城村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正在余杭各地因地制宜“遍地开花”:
中泰街道南峰村落实“村民说事、多方议事、长效管事”三步走,通过协商闭环机制真正将问题解决到位、落实到底;
南苑街道文仪社区建立五方议事会,统筹抓好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资源力量,实行民事民议民决,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
塘栖镇塘栖村东横塘网格支部以网格协商凝聚共识、解民忧、破难题,较好地解决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今年,余杭要继续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推广“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做法,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协商机制作用,寻求民意最大公约数,构建协同共治格局。
城市治理的“智慧大脑”
从议事桌前搬上了云端
构建协同共治格局,不仅需要创新基层民主协商这样的治理模式,也需要创新治理方式。
走进余杭区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可以看到液晶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该区半年来矛盾纠纷总数和处理情况、近一个月的纠纷变化趋势、纠纷类型排行以及纠纷的热力分布图等。
这是余杭区“社会治理·矛调在线”平台,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全区社会矛盾各类信息资源“一网打尽”。大屏幕背后在运转计算的,就是余杭区社会矛盾治理的“超级大脑”。
“矛调在线”平台具体如何运作?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
去年8月,余杭区欠薪办通过与银行建立沟通机制发现,余杭某建设项目专户8月份无资金流入,也没有资金发放。余杭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通过“矛调在线”平台进一步比对关联信息,发现该项目在之前已发生过一起群体性欠薪纠纷,于是通过算法模型发出预警。
接到预警指令后,崇贤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执法人员立即到项目地走访,果然发现一个粉刷班组18名工人的工资未发放到位,包工头失联,执法人员随即将核实的信息上报“矛调平台”。在“矛调在线”平台的统一调度下,街道、劳动监察、住建、公安等部门协调行动,包工头逃无可逃,最后主动联系劳动监察部门,18名工人悉数领到工资。
让数据帮助城市思考,让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
目前,余杭正在搭建“一总九分”的整体架构,即:以总平台为数据和事件中枢,以智慧交警、矛调在线(含欠薪一体化)、智慧消防、智慧城管、智慧公安,智慧安监、智慧住建、智慧综治、智慧公交九大模块为应用支撑,通过即时感知、预测预警、联动处置、趋势分析,为全域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余杭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大数据运用,将不同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解决跨部门合作难题,推动了城市系统化、精细化管理,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小到市民的衣食住行,大到政府决策和城市治理,城市数字化正在全面、深度影响并改变着余杭。
民生实事
从本本上进入百姓心坎里
1月15日,天气阴沉,下着小雨,西北风刮在脸上有些疼。不过,这些都挡不住张中华替父母搬新家的激动。这天中午休息时间,他来到良熟新苑29栋的新家,这里看看,那里收拾收拾。
“过几天我爸妈就要住进来了。”张中华乐呵呵跟记者聊着天。2011年拆迁之后,张中华一家一直盼望着能早日入住安置小区的新家。良熟新苑紧邻艺尚小镇,属于临平的核心区域;离沪杭高速入口也近,交通十分方便。“安置小区周边能有这样的配套,有些商品房都比不上。”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住房梦,承载着全国十三亿百姓对家的向往。张中华一家是余杭2018年6520户回迁安置户之一。据介绍,2018年及今年1月25日前,该区开工安置房846万平方米,超之前五年开工量总和。
“一方面,前年和去年拆迁量较大,因此新开工项目多;另一方面,好多年前拆迁掉的项目,但安置房项目却迟迟无法开工,去年我们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这批项目也在去年开工。”余杭区住房保障办相关科室负责人周钢兴告诉记者,2019年该区将开工安置房826万平方米。
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进“全域治理现代化”,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着力破解民生痛点难点。
今年,余杭将着力推进安置房、学校、医疗等方面的一大批民生项目,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全力攻坚重大民生项目建设硬仗,大力推进回迁安置房、亚运场馆、特殊教育学校(汀洲学校)、余杭博物馆改扩建等项目建设;
建立健全民生诉求发现机制,抓住老百姓最迫切的民生问题,科学谋划供水改善、食品安全、农贸市场建设等一批年度民生实事工程,扎实办好“关键小事”;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推进良渚高级中学等56个学校建设,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全面提升各类教育质量;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双下沉”、医共体建设,加大医疗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与阿里智慧医疗合作,加快建设余杭区三院、余杭区五院、良渚医院等重点项目;
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大力引进社会养老机构,探索开展多种形式医养结合服务;
调整优化公交线网,加大交通治堵力度,着力破解停车难等问题……
目标已定,关键在于把这些本本上的民生关键实事一件件落实,老百姓才会从心坎里感受到幸福感、满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