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16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曾艺 编辑 李如)7月20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大匠之风大师个展系列之“周桂新竹根雕艺术展”将在工美馆二楼临展厅(小河路334号)开展。
届时,展览将通过亚太地区竹工艺名匠、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竹根雕”代表性传承人周桂新的800余件作品,从“生生不息”“成竹在胸”“势如破竹”“精雕细刻”四大单元展开,让观众领略东阳竹根雕和核雕的艺术魅力。
西游记系列
竹根雕是以竹根的自生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按照“七分天然、三分人工”的创作原则,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运用圆雕、浮雕、镂雕等技法,创作出文房用具、陈设摆件和冠簪酒具等艺术作品,被喻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竹根雕艺术历史悠久,文献记载始见于南北朝时期。明代中晚期,竹根雕艺术到达高峰。浙江东阳作为我国著名的“木雕竹编之乡”,竹根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当地艺术氛围浓厚,竹根雕人才辈出。
其中,周桂新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竹根雕”代表性传承人,拜东阳竹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光华为师,早年学习东阳木雕,后转攻竹根雕。此次“周桂新竹根雕艺术展”在致敬传统之余,还将展示周桂新独创的运用旋转法、移位法创作的作品,以及他精美的核雕作品,充分展现“形为心声、意在形外”的艺术境界,和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完美交融。
定海神针
西天取经
火焰山
这组《西游记系列》群组竹雕作品艺术化地再现了《西游记》中的“定海神针”“弼马温”“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火焰山”和“功德圆满”六个经典故事。每件作品都只用了一根竹子,且没有任何粘合拼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还“暗藏玄机”。拿《西天取经》这件作品来说,唐僧和沙和尚脚下的祥云便是通过别出心裁的“移位法”完成的。周桂新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通过特殊的方式移动某些位置,达到自由拓展作品长宽高的效果,这也是竹根雕技艺中难得一见的“不做减法做加法”的创作手法了。
五百罗汉
此外,周桂新的《五百罗汉》大型群组竹根雕作品则把群组雕的数量推向了极致。他以现实高僧为原型,吸收和借鉴传统造像,用极具夸张性、抽象性和写意性的艺术手法,创造出风格迥异、形象全新的五百罗汉群像。周大师介绍说,将五百罗汉任意两两组合,都可以实现眼神的互动呢。
除了竹雕作品之外,展览现场还有用橄榄核、桃核雕刻的《八方宫灯》《水浒传》《二十四孝》等作品,以及现实版《核舟记》,再现渔民海上捕鱼的鲜活场景,让你大开眼界。
宫灯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18年7月20日---8月19日
展览地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 | 浙里有展览丨震撼!镜头下的野生生物 |
· | 浙里有展览丨“神机妙算”的魅力 |
· | 浙里有展览丨欣赏一场水彩画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