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营造双语环境完善配套设施 杭州打造30个国际化社区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周洲 钱祎 通讯员 叶慧芳)杭州上城区春江花月小区居民发现,小区里经常可以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小区内的告示、标语等也都换成了中英文双语版,社区里还创办了双语报纸。G20杭州峰会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青睐这座城市,纷纷选择在这里生活定居。2016年以来,杭州率先在全国提出“社区建设国际化”理念,目前已推出21个国际化示范社区,今年还要再打造9个。

  根据杭州市民政局牵头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371个社区中,有349个社区有境外人员居住,占社区总数的94%,在一些外国人居住较集中的单元楼里,甚至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居民。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生活社区,适应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外社区居民的新期待,已成为杭州社区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荷兰人葛思康对杭州充满了好感,西湖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等深深吸引着他。他刚来杭州下沙时,由于人生地不熟,与外界交流很少,一些事情不知道去哪里解决。为了给外籍人员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朗琴社区专设了境外人员服务站点。站点建成后,外国友人要办理出入境手续、新居民的临时住宿登记等,不用再跑到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真贴心!”葛思康说。

  “无论是双语环境的营造,还是服务设施的配套,都是国际化社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杭州市民政局基政处副处长杨婷婷说,一批试点早、基础好的社区,在国际标识设置、国际特色服务和多元文化交流等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探索。

  来自加拿大的尼克住在西湖区文鼎苑社区,每周都会在社区英语角教小朋友说英语。通过这种方式,大家进一步了解对方,加深了中外居民的友谊。“走进村里,就有家的感觉。”日本姑娘古盐在良渚住了6年,吸引她的不仅是优美的环境,更难得的是没有陌生感的邻里关系。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人,甚至可以把家里钥匙放心地交给邻居。

  “国际化社区建设是一个‘软硬’兼备的工程,要让全体居民享受到实惠。”杨婷婷说,社区在关注境外居民个性需求的同时,也要让本地居民住得惬意。最近,春江社区的居民发现,小区里的无障碍设施变多了:社区办公楼的楼梯扶手,装上了踏板式电梯;就连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入口,也新建了无障碍通道……社区书记王晶说,他们在小区发放了200多份问卷,按照居民意见进行整改,“社区环境安全、卫生整洁、配套齐全,这种幸福感是全体居民共有的。”

相关稿件
· 上城代表金水根:打造国际化社区 助力杭州城市国际化
· 建国际化社区 养老服务新突破 杭州民政今年这么干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杭州人听了近30年的《梦想天堂》 或将迎来“新前缀”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