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杭州在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发展之路上,只有保持开放的胸怀、学习的态度、进取的精神,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见微知著,触类旁通。浙江在线杭州频道推出《双城记》栏目,探索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打造世界名城提供助力。
【地点】广州
【模式】用众筹概念引来“小伙伴”,从“政府包办”公共文化服务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模式,共建共享图书馆。政府统筹布局,把控标准;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场地、装修和日常管理,市、区级图书总馆支持图书、借阅设备等,以“一带多”形式共建形态多样的分馆,尽可能放大图书和各种电子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服务效能。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6月18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王佳)在文创园大楼里,沿走廊挂着8块电子显示屏,显映的世界名画细腻逼真,直到画面自动切换时,才猛然发现不是真的……
某企业的会议室里,涌进十几名女性,饶有兴致地听一场免费的插花课。听完后,扫一下老师的二维码,报名参加她办的培训班……
咖啡馆的某个角落里,90后小伙子激情澎湃地讲着自己的创业计划,观众不时叫好鼓掌,一旁看书的读者也不禁抬起头来,侧耳细听……
如果不说,你可能想不到这些地方都是图书馆。它们是广州按照总分馆体系建立的一个个遍布社区企业、形态多样的图书馆分馆。
2017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服务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已接近纽约等城市同类服务水平。然而,随着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和文化需求的差异化,单纯依靠政府、按单一模式建设图书馆,不仅财政资金捉襟见肘,也由于众口难调,常常“吃力不讨好”。在这种背景下,广州激发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用众筹概念引来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从“政府包办”公共文化服务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模式,共建共享图书馆,赢得了广泛点赞。
共建:以小财政撬动社会力量大投入
葛闻华在广州开了一家企业咨询公司,自从去年到黄埔区缘创咖啡参加了一场活动后,他就爱上了这里。本月他刚刚把公司从天河软件园搬到了科学城留学创业园,“这里创造了一个工作生活相融合的‘第三空间’,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这个所谓的“第三空间”,其实就是一座图书馆。别小看了这1000来平方米的空间,有一分钟即可开卡、借书的自助机,有拿本书坐下即可阅读的阶梯阅览区,有饿了随时可点的便捷快餐和创客咖啡,还有读书累了可以放松筋骨的健身房,甚至有供背包客过夜的主题木屋……功能多得超乎想象。
尽管门口挂着“黄埔区公共图书馆缘创咖啡分馆”的牌匾,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却主要是由园区服务商——广州开发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起来的。“除了区文广新局提供的40万元初始启动资金外,场地、装修都是我们企业投资的;此外,像购置绿植、书架、朗读亭、健身器材等的资金,是发动了园区内外11家企业和273位社会人士众筹的,超过40万元。”该中心副总经理邢宝伟说。
通过这种政府主导,采取文教融合、文商融合、文企融合,引入学校、企业、园区、地产商等各类社会机构合办分馆的模式,广州各区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力量大投入。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与社会力量合建图书馆分馆达19所,共接待读者超过60万人次,文献外借38.55万册次,成为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
“政府统筹布局,把控标准;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场地、装修和日常管理,市、区级图书总馆支持图书、借阅设备等,以‘一带多’形式共建形态多样的分馆,尽可能放大图书和各种电子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服务效能。”广州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处处长彭小群说。
拿黄埔区来说,近年来以财政出资268.96万元,撬动了1193.6万元的社会资金投入。该区常住人口仅109万人,却创造了年近300万人次的进馆人数、借阅量180万册次的纪录,其中近两成是由各分馆创造的。
共管:“一馆一策”丰富图书馆内涵
在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图书馆与广州市儿童公园合建分馆甫一开张,即人气高涨,孩子们在儿童公园游玩大半天后,到图书馆坐一会儿,和家长一起边阅读边休息,好不惬意。据统计,该分馆自2016年国庆节开馆以来,累计接待读者超过37万人次,外借文献量22万册次,在全市所有分馆中排名第一。
这样的人气来自于该分馆的个性——广州市儿童公园作为图书馆管理方,从亲子娱乐的功能定位出发,延伸到亲子共读,设立了专门的亲子阅读区,精选亲子绘本、中小学及育儿教育、综合休闲等类型图书2万册作为分馆基础馆藏,并相应举办亲子绘本故事会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阅读中增进感情,相得益彰。
在黄埔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张骞看来,“嫁接”不同的社会力量共建图书馆,由不同的群体自主运营,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内涵,使图书馆拥有了多样的面孔、鲜明的个性,更好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
黄埔区辖内有近150家世界500强企业,40多万人员在此就业。在以镇街为单位,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阅读服务的基础上,黄埔区探索“政府主导资源补给+园区企业自主运营+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陆续建设运营10个企业(园区)分馆。“共建的分馆由企业、园区结合自身定位和实际自主管理,‘一馆一策’,形成灵活多样的特色图书馆群。在此过程中,政府只负责基本设施配置的标准化、规范化,由区总馆提供图书资源并定期轮换。”黄埔区图书馆馆长孔玉华说。
去年底开张的励弘文创旗舰园分馆锁定“文化+科技”特色,大胆运用企业自主研发的全景深多声道技术、数字声学环境系统等,提供了图书阅读和艺术欣赏的全新体验。从今年1月至今,分馆还“嫁接”文化部门和区总馆资源,先后举办了插花艺术培训、科普参观体验、无人机拼装及驾驶培训等活动,大大拓展了图书馆的功能。
共享:政府、企业、市民三方共赢
“建这个图书馆,我们投了约100万元进行场地装修和软硬件配置;在运营管理上,扣除售卖咖啡等一些收入,企业每年还要额外补贴60万元。”励弘文创旗舰园总经理李思慧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
贴钱又贴人搞图书馆,企业图什么?在园区一家企业工作的90后小伙子谢通杰的一番话,揭示了部分答案:“我常来这里读书、看画、参加活动,既放松身心,也提升自我。因为有这样的体验,我工作更加安心,对企业的认同感也更高。”
“要说直接的好处,其实没有什么。”李思慧说,办图书馆图的就是靠它聚集来的人气,靠它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层次,靠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就业的黏性。这些间接好处,更有长远和根本性的意义。“相比而言,那点投入完全是值得的。”
专家分析,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发展,图书馆越来越不只是一个读书场所,而日益蜕变为综合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惠及不同读者的同时,企业也能从中找到更多的利益实现点。这和如今许多小而精的实体书店依靠鲜明特色、功能多样、重在体验而获得复兴是同样的道理。
不仅办馆的企业,很多众筹进来的“小伙伴”也从中受惠。在励弘分馆展出的数字艺术画屏、机械拼装玩具、视源智能会议管理系统、广绣作品等,都来自园区内外企业和社会人士的无偿提供。他们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共建,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赋予图书馆新的定义,也为自己的产品找到了绝好的展示平台。今年有家企业来此参观,就看中了这种高度还原原作的数字艺术画屏,一口气也定购了8块,用来装饰自己的内部馆。
和社会力量合作办馆,也给政府办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的分馆面对不同的群体,总馆提供的图书也要更加注重差异化、个性化,实现精准服务。记者了解到,如今,广州许多与社会力量共建的图书馆,都推出了“你选书,我买单”的服务。在越秀区图书馆与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合作共建的四阅分馆,借助“互联网+”技术,读者可在“网借平台”下单选书,“如果读者想借的书我们这里没有,我们会去买或是从其他馆调过来,还可以快递到家。”该馆负责人表示。
(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原标题《共建图书馆 共享纸墨香》,记者 贺林平,图自广州日报、网络等。编辑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