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烂谷子成了香饽饽 建德文化礼堂“酿出”农村新产业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3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周洲 通讯员 方祺 傅庆玲)3月7日,记者来到建德市大同镇管村桥村,酿酒大户吴春根正忙着拟一份采购清单。“以前,村子里多的谷物都烂在田里堆肥,现在好了,义乌、上海、苏州等地的客人都过来买酒,谷物原料都要到外地采购。”吴春根说,发生这个转变,村里的文化大礼堂有很大功劳。

  从2017年4月起,建德市全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村庄会客厅”为目标,打造惠民、育德、议事等为一体的“六品礼堂”。这一年,建德就新建、提升了38家文化礼堂。其中,打造产业发展的“展示堂”,成为了“六品礼堂”中的重要内容。

  在管村桥村,农村文化礼堂摇身一变,从杂物堆积的储藏室,成了村里唱戏排舞的大客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公共场所的文化礼堂,还成了当地土酒民俗文化的“展示堂”。

管村桥村装饰一新的文化大礼堂

  管村桥村党总支书记童新宏介绍,2017年4月,村两委刚刚换届,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提升村里文化礼堂。为了做出特色,他们和联村干部动了不少脑筋,“村里的酿酒师傅很多,方圆百里都小有名气。虽然家家户户都会酿点小酒,但是不成气候。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在礼堂开辟一个展示台,好好弘扬一下我们的土酒文化。”

  这个关于土酒文化进礼堂的提议,也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欢迎。在管村桥村,土酒是1500多个村民维系情感的纽带。逢年过节,村里都有酿酒的习俗。走亲访友,品尝佳酿也成为一个传统。

  于是,文化大礼堂的门口,立起了一个陶塑的大酒坛子;青砖墙上,土酒的酿造工艺悬挂在上面;在礼堂中庭,这里被打造成了品酒客栈,客人们可以喝到村民们酿制的10多种土酒。就连村里的土酒匠人,都有模有样地做成简介,印成画报供外人参观。

  惊喜的是,土酒文化为村里带来了经济效益。吴春根明显地感觉到,去年的土酒销量是前年的两倍。“以前没有这个展示台,客人来了都不知道我们有啥酒。现在大家去了展示堂,就想来我的土酒坊看一看。”吴春根说,正月初一,自家酿制的“六粮神酒”,破天荒地卖掉了15坛,这在以前没有过。

  对村民而言,其中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吴春根举了个例子,从山上采来的金樱子,每斤售价是5到6元;酿成酒后,每斤可以卖到80元。此外,村里种植的荞麦、番薯、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经过耐心发酵后,就能成为受人热捧的杯中玉琼。

  这在童新宏看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3月中旬,这个曾经的软弱涣散村,很快将迎来一家土酒的经济合作社,把土酒做成村里的一大特色产业。“接下来,村集体打算以土地资本入股,由民间资本投资,把土酒进行标准化生产,让更多外面的人能享受到这股馥郁的酒香。”

  以礼堂为展示窗口,为产业注入活水。在建德市文创办副主任王献萍看来,这是当地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走出的一条新路子。“文化礼堂可以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同样也可以是特色经济的‘孵化器’。”王献萍介绍,今年还将新建、提升50多家文化礼堂,立足“一堂一品”,促进文化礼堂和地方经济融合发展。

相关稿件
· 非遗、民间绝活齐上阵 "村晚"成为浙江文化礼堂的新年俗
· 萧山:文化礼堂传出“好声音”
· 107家文化礼堂的补助资金到位了?建德纪检在行动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杭州人听了近30年的《梦想天堂》 或将迎来“新前缀”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