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区县新闻 > 余杭区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余杭丨全力打造全域创新策源地

艺尚小镇

  之江实验室园区一期工程在南湖畔打下了第一桩,中法航空大学签约落户瓶窑镇,全国首个服务型制造研究院签约落户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去年底启动打造“全域创新策源地”以来,仅仅半年,余杭区在创新创业领域已结出累累硕果。

  在这片土地上,有阿里巴巴、之江实验室、贝达药业等重大创新载体,集聚着数以万计的创新创业“新四军”。在外人看来已然是创新高地的余杭,为何还要提出“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目标?

  这源于余杭人对自身的清醒认识:从余杭自身来看,区内创新发展仍不平衡,呈现“城西最强,东中部略逊一筹”的格局;与国内领先地区相比,在大企名企数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授权量等关键创新指标上,余杭仍有较大差距。

  打造“全域创新策源地”,正是余杭针对自身在创新领域的短板,开出的一剂“良方”。

之江实验室 记者 董旭明 摄

  东中西部并进

  提升创新平台建设

  如今,“全域创新策源地”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余杭已不满足于栽“盆景”;而是从全区1228平方公里范围着手,致力于造“风景”。

  在余杭东中西部,布局着5大产业平台——东部有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平新城,中部有良渚新城和钱江经济开发区,城西则是未来科技城。它们是实现全域协同创新发展的主阵地。

  余杭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说,该区正实施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行动,着眼全域梯次布局重大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孵化器的创新平台“矩阵”,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和创新经济发展能力。

  如何提升?各产业平台正在结合自身实际和产业特色,提升平台产业能级和创新能力。

  未来科技城正以未来科技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和未来城市样板地为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湖科学中心、杭州未来科技文化中心、城西高铁枢纽中心。比如,未来科技城率先在5G领域布局。5月28日,中国(杭州)5G创新园迎来了首批32个平台和项目入驻,一个5G产业集群的雏形已隐然可见。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加快生物医药高新园区、机器人产业园、家纺综合体等建设,打响“未来智造城”品牌,努力成为“新制造”模式策源地。今年4月,运达风电在深交所上市,让开发区上市企业增至11家。

  临平新城正在推进时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新服务”发展策源地。今年3月,艺尚小镇与韩国“釜山设计中心”联手,扩大国际时尚版图。

  良渚新城正聚焦数字经济、生命科技、文化创意等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努力成为“浙商总部”创新策源地。今年4月,良渚新城与世界500强企业雪松控股达成战略合作,将落地“雪松数字经济总部”。

  钱江经济开发区(仁和基地)正借助省级开发区平台优势,重点发展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努力成为“硬核技术”创新策源地。

  在5大产业平台“自我生长”推动“城西腾飞、东部崛起、中部兴盛、西部富美”的同时,余杭区正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构建布局优化、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实现全区域协同创新。比如,目前已有阿里新制造、安道药业、得诚电力等10个未来科技城企业的产业化项目,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钱江经济开发区(仁和基地)落地。

阿里巴巴第15个阿里日 记者 张迪 摄

  数字经济领衔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切脱离产业发展的创新,都是海市蜃楼。

  在5大产业平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余杭致力于构建一个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实体经济为着力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科技创新+总部经济+智能制造”的产业发展格局。

  余杭打造“全域创新策源地”,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是重中之重。这几年,余杭能够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数字经济功不可没。2018年,余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340.87亿元,增长超20%,占GDP比重为58%。

  然而,数字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现在的优势不代表以后的优势。余杭启动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在高起点上实施数字经济。今年,该区要力争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500亿元。

  数字产业化方面,在继续巩固电子商务、软件信息等领域优势的同时,余杭正在积极布局区块链、量子信息、生命科技等前沿产业,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等领域已有创新成果和行业解决方案的应用。

  比如,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杭州)研究院在未来科技城正式揭牌。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未来科技城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产业数字化方面,余杭正在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百千万”工程,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生活性服务业智能化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发展等。

  比如,5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与余杭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方合作,共同培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集群。

  在这个现代经济体系中,数字经济是核心,实体经济则是着力点。余杭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也许由于数字经济闪耀,很多人都忽视了余杭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上的培育与成绩。

  智能制造领域,春风动力和老板电器创新创业平台分别入选2018年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和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

  生物医药领域,有分别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贝达药业和诺尔康;还有微泰医疗、微策生物、安杰思医学等一批细分领域创新型企业。

  新材料领域,有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覆铜板基材垄断的华正新材,还有获得2018年度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的石墨烯材料研发企业高烯科技……

  在创新的加持下,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已在余杭初具规模。

余杭区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营商环境优化

  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生态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如何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打造“全域创新策源地”,余杭正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

  “真想把每一分钟都掰成两分钟来用!”对于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姚冀众博士来说,时间过得太快了:“每分每秒,都在和世界同行赛跑。”令人自豪的是,他们跑赢了:过去两年,这支在余杭创业的年轻团队研制的钙钛矿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4次刷新世界纪录。

  数据显示,在余杭,像姚冀众这样的人才,总量已经突破了30万,初步构建了一个“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系统。

  人才来了,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让人才留下来,关键还在于服务,帮助项目和企业茁壮成长。“人才有学历、有技术,但缺经验、资金和市场。”余杭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最重要的是解决创业者面临的“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市场在哪里”的问题。

  人才创业没经验?没关系。余杭梯次布局了“重点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孵化器”的创新发展平台“矩阵”,专业服务团队能够提供政策咨询、团队组建、融资、财务培训等“一站式”线上线下服务。

  创业面临资金压力?没问题。除了全力打造“拎包入住”的办公环境,余杭还设立各种不同类型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同时撬动市场资本。比如,在政府牵头下,未来科技城的科技型优质企业,可以通过抵押知识产权获得最高500万元贷款,高品自动化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产品无法打开市场?别担心。余杭各地各部门都会帮企业想办法。比如,很多余杭科技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可以在本地落地应用。“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尽力提供应用场景,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余杭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是他们服务企业的一个重要路径。

  国际一流创新生态,离不开从研发到产业化的高度集成的产业全链条。余杭已经启动实施“大孵化器”战略,通过产业园区的形式孵化产业集群,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当时选择落户余杭、落户未来科技城,就是看中这边人工智能企业集聚,可以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人工智能企业赛鲁班副总裁魏捷说。

相关稿件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4号线三期、12号线一期……杭州地铁四期建设最新进展来了
·今日小寒丨冷空气一波接一波 终于有理由睡懒觉了
·2023桐庐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跑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绿水迢迢 青山逶迤 美丽杭州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本网专稿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新春第一会”省委书记关心的这件事 杭州有了新行动
·摘得香港花卉展览大奖 西湖春色绽放香江
  权威发布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杭州上线“民呼我为”数字平台
·图解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
·3月22日杭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 专家:入境应如实申报
  区县新闻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
·以工程项目为媒 促镇企共同发展
·如何破局食用油进口依赖?萧山这场关于油菜高产高质的发布会透露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