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浙江日报丨富阳:奋力打造共富工坊2.0版

  今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在前期的探索实践中,建设共富工坊,成为浙江各地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杭州富阳已成功打造158家共富工坊,有效吸纳就业近1万人,其中低收入农户近1000人,实现人均月增收3100余元。

  下一步,如何推动共富工坊从生产加工向产销一体升级、从点状发展向组团集成发展跃升?近日,富阳区出台《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提质增效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将前期各地建设共富工坊的先行经验形成标准推广,并为全区打造共富工坊2.0版画出路线图。

“场口有礼”共富工坊

  整合多方资源 拓宽电商渠道

  把土特产做成“大买卖”

  “这是素云古法红糖,甜而不腻,配上金丝皇菊茶,暖胃又养生!”走进开设在场口镇中心位置的富阳区共富集市场口店,助农主播正在共享直播间里对着镜头热情推介土特产。

  这座占地400余平方米的共富集市门店,由富阳区“场口有礼”共富工坊建立,不仅对本地的农特产品进行开发、品牌运营和销售,同时还对富阳区六大片区30余家“共富工坊”的优秀农特产品进行集中宣传推介销售。

  镜头之外,在与共富集市门店相隔6公里左右的东梓关村,村民麻利地将红糖装盒,逐一贴上“场口有礼”标签。村民说,这些红糖将被运往共富集市门店进行统一售卖。除了东梓关村的素云红糖,场口镇其他村生产的土烧酒、瓜子、金丝皇菊等特色农产品,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运往共富集市门店进行统一销售。

  为何场口镇的农特产品得以顺利出山?“近年来,我们重点打造了‘场口有礼’共富工坊项目,通过村级强村公司等主体把农户家里的土特产统一收购,进行加工、组合、包装,再运往共富集市门店,由专业电商运营团队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售卖。”场口镇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各级党组织、国有企业、电商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多方联动下,2024年,“场口有礼”共富工坊成功帮助村集体累计增收300余万元,同时有500余户低收入农户实现就业增收。

  各方拧成一股绳,产销形成一条链。当前,富阳各地正充分挖掘部门、高校、企业等专业力量,通过“企坊合作”“校坊合作”“村坊合作”等形式,助力共富工坊产销一体化发展。“接下来,我们还将充分利用西谷、银狐星辰直播实训基地等成熟电商资源,引导有条件的工坊打造‘基地孵化+模拟训练+直播带货’模式。”富阳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合心合拍”共富工坊

  发展一镇一品 打造示范集群

  让山沟里长出“大产业”

  上官乡地理位置较偏远,地形以山林为主,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这里是“八山半水分半田”。虽然先天条件不占优势,上官乡却成为全国四大球拍生产基地之一,有着“中国球拍之乡”之美誉,每年有一亿多支球拍从这里发出,销往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80%以上。

  山沟里何以长出“大产业”?原来,近年来,上官乡举全乡之力打造“合心合拍”共富工坊,全乡已形成大大小小200余处“小工坊”,涵盖包柄、穿线、制袋、打包等球拍生产的42道工序,球拍年产值可达20亿元。

  千千万万支球拍,如何保持出品一致?上官乡开设“合心合拍”共富学堂,对工坊农户开展生产培训。同时,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专家资源,帮助工坊解决技术卡点等难题。上官乡还实施“红色管家”包联机制,由乡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作为工坊服务专员入户指导。

  球拍生产好,怎么卖出去?“我们乡党委牵头建立了‘合心合拍’共富工坊销售中心,按照‘共富有带动、品类有特色、货源有保证’的入驻标准,将全乡各工坊生产的各类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网球拍等进行展销,同时推行‘线下销售+线上直播’运营模式,进一步拓宽上官球拍销量。”上官乡有关负责人介绍。

  经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少工坊后期发展成立企业。截至目前,上官全乡有球拍企业229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企业一旦想要扩大规模,少不了金融资源支持。上官乡创新推出“球拍贷”,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及工坊发放贷款3000余万元。

  做强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上官乡有关负责人介绍,“合心合拍”共富工坊,让全乡80%以上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让3000余名外来人员来上官安居乐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万元。

  根据《意见》,接下来,富阳将继续推动共富工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市场化品牌化运营。“到今年年底,我们计划在全区累计建成运营共富工坊180个,推动一批工坊完成2.0版本迭代升级,吸纳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富阳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图片由富阳区委组织部提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