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区县新闻 > 余杭区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288亩村级留用地置换成406套房产
余杭65个薄弱村当起了“包租公”

仁和街道渔公桥村也当起了“包租公”。胡鉴 摄

  薄弱村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造血”式脱薄?余杭区创新方式,启动集体经济集中消薄项目,通过留用地指标换房产的模式带领薄弱村走出发展困境。

  1月11日,余杭区村级集体经济集中消薄项目签约仪式在临平举行,标志这一项目正式落地。径山镇前溪村、仁和街道渔公桥村等65个薄弱村与余杭区公共租赁住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拉开了余杭集体经济集中消薄行动的大幕。

  近年来,余杭区连续出台三轮“强村富村”政策,对集体经济薄弱村从资金、税费、金融扶持、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加强扶持。据初步统计,2018年,余杭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2.34亿元,经营性收入8.02亿元,村均306万元。但是,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存在不平衡现象,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不足70万元的村社区还有70个左右。

  对此,余杭区又打出了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重拳”:出台实施《集体经济集中消薄方案》,开展全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中消薄行动,由余杭区政府统一协调组成一个集体经济发展组团,抱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由各集体经济薄弱村利用各自的村级留用地指标统一置换房产获得出租收益。

  此次推出的集体经济集中消薄行动,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发展相对较困难的65个村。各薄弱村将利用村级留用地指标置换五常西溪北苑空置房源,置换后的房产统一交由余杭区公共租赁住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为持有,并负责管理运营,借此盘活薄弱村的现有资产。

  据统计,65个村共拿出288亩留用地指标,置换房产面积57567平方米、合计406套房屋,从2019年开始收取租金。预计全年65个村能收到出租金2000余万元,届时各村年经营性收入都能达到或超过70万元。

  下一步,余杭区将继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途径,以“一镇一街一方案”的模式,通过新建改建创新型用地的工业楼宇、购买商业楼宇,购置农民多高层项目商业、配套房产,开发特许经营、综合体类项目等途径,进一步盘活村级存量资源,助力乡村振兴。预计到2020年,余杭区将全面消除村级经营性收入7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

相关稿件
· 消薄有十法 增收更长久 杭州集体经济薄弱村全“摘帽”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从“拧螺丝”到“工程师” 杭州钱塘区探索产业工人共富新路径
·官宣!《梦想天堂》正式成为“杭州市市歌”
·文化中国行丨“走读吴越”系列报道之一:一抹“秘色”,何以灵动千年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