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城市郊区迈向城市新中心,创新创业正在重新定义江干。
“我创业的第一桶金来自江干,没有区委、区政府的扶持,就没有我创业的成功。”5 月30 日下午,在江干“燃双创、扬风帆”十佳创业典型人物表彰大会上,杭州物尽其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毅激情澎湃的演讲,引来掌声阵阵。
5.6 万家民营企业,4.4 万个工商户,149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四十年,江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双创”成绩单,创新创业也正在重新定义这片热土,吸引着无数青年人前来触摸梦想。
向江来,成就将来。从菜地走向CBD,江干以“放水养鱼”的长远思维,不断向改革开放要动力,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活了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
搭建平台谋转型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3月26日,中芬科技产业园落户钱塘智慧城,这是浙江首个芬兰人才和技术转化平台;4月10日,世界电商巨头亚马逊将全球首个跨境电商园落户江干,为杭州中小企业“出海”赋能;5月16日,墨西哥中国中心在江干开园,将把更多墨西哥的优势技术引入中国市场……如今的江干,已成为杭州东部的创新创业中心,散落在全域的28个创新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将时针拨转到20年前,彼时的江干是杭州有名的“菜篮子”,各类批发市场日渐崛起,但和“创新创业”四个字还搭不上边。跨入新千年,杭州作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重大部署,江干面临城市发展定位的重要改变——由城市郊区迈向城市新中心,这也决定着江干的产业转型之路标准更高,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被提上日程。
2001年7月27日,《浙江日报》刊发一篇题为《江干科技经济园一举引资逾五亿》的新闻,文中这样描述:杭州江干科技经济园首次入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杭州湾大酒店举行,启动仅半年的江干科技经济园一举引进项目14个,投资总额达5.57亿元,成为杭州又一块高新技术产业高地……这是江干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上的首次探索。
但和大多同类园区一样,为了快速聚集园区人气,江干科技经济园也经历了数年的发展阵痛,承接了大量低散乱的搬迁企业,导致园区发展后劲不足。
为了助推江干科技经济园转型升级,江干开出新的药方,通过引入和培育更多的创新平台,孵化有前景的企业项目,让江干科技经济园一举撑过了阵痛期:2005年,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与江干区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科技园;2009年,江干在江干科技园打造东方电子商务园;2014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入驻……在平台引领下,江干科技经济园进入快速发展期,走出了巨星、奥的斯机电、祐康等一大批名企。
但创新创业,只有一个支点不够,需要多点并行,串珠成链——2015年7月8日,杭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杭州提出要打造“两区三城九镇三谷”,第一次有了“钱塘智慧城”的提法,与改名前的江干科技经济园相比,应运而生的钱塘智慧城定位更明确:聚焦数字时尚和智造融合两大产业,打造成为杭州东部一流创新发展平台。
不止钱塘智慧城,江干还打造了钱江新城和丁兰智慧城两个创新平台,形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创新格局。
在钱江新城,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40余家省市级金融机构相继落户,集聚了微软、宝马等众多世界名企的区域总部,伴随7.5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扩容区建设全面启动,这里将成为金融中心、总部中心和商贸会展中心;在丁兰智慧城,西子智慧产业园、启迪协信科技城、杭钢大健康产业综合体相继开园,三大核心平台将成为智慧产业的集聚区。
敞开大门引人才
变战略机遇为竞争胜势
特别优秀的可获得1500万元资助资金,享受三年最高1500万元银行贷款的全额贴息,连续三年最高1500 平方米办公用房50%租金补贴……打开“钱塘之星”第四届创业创新大赛官网,我们从这
一组“红利”中就能深深感受到江干求贤若渴的决心与诚意。
正如江干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所言,作为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区域,江干是杭州拥江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把战略机遇的优势转变为城区竞争的胜势,最关键的要素就是人才。换句话说,人才已成为江干区域发展的第一资源,产业蝶变的第一动力。
作为杭州唯一的综合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过去三年,江干以《建设杭州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若干意见》为核心,先后出台了包括百人计划、众创空间、市场化引才和人才国际化等一系列政策,不断突破机制和政策瓶颈,让人才真正体会到“创业最好的时代”。
十域科技创始人徐强在落户江干前,就收到了几十封来自世界各地的邀请函,用“争抢”二字来形容并不为过,但最终还是被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福利吸引而来。“不仅注册公司、落实场地等细节都不需要操心,我还获得了办公场所租金全免的福利,员工还住上了人才公寓。”徐强笑着说,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十域科技的数字化产品已覆盖杭州所有的商业综合体。
比传统雷达设备小一万倍、像砂粒一样小的微波光子雷达成像芯片,你见过吗?这是江干军民融合建设的最新成果平台。2017年,响应中央及省市号召,江干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联手,打造浙江长三角军民融合产业园。杭州光预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余岚带着项目来了,由其牵头研制的微波光子超宽带成像雷达原理样机,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余岚介绍说,“区里出台了住房、入学等多项优待政策,帮助高层次技术军官在产业园内就业创业。”在浙江长三角军民融合产业园,已有10位人才顺利成为杭州市BCD 类高层次人才——打造特色平台集聚人才,成为江干人才强区的重要经验。
除了本土人才,江干亦面向世界伸出橄榄枝。比如全市首家人力资源产业园——智谷人力资源产业园开园五年,产业园先后引进美世咨询、德国阔博等30 家国际人才服务机构。
江干区的企业引进培养市“521”及以上高层次人才的,最高可获得80万元引才资助;企业、机构投资建设和运营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的,经认定可给予最高200 万元的建园资助和每年50万元的运营资助;获得人才强企示范单位称号的,给予5万元资金资助……在人才招引的道路上,政府也不再单兵作战,市场主体亦加入其中。
“四个宁可”做服务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
快鱼服饰需要2 万平方米的仓库基地、君时时装有融资需求、飞鱼工业设计希望在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上得到更多支持……每周一,在钱塘智慧城,企业服务部部长蔡祺都会收集65 位网格员上周走访的“成果”,这是整个部门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65 位网格员就是店小二,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解问题,小到公司注册,大到产业提升,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但累也并快乐着。”蔡祺笑着说,过去一年,聚焦与企业切身利益相关的每个细节,钱塘智慧城管委会已走访550家重点企业和平台,搜集并解决各类问题270余个。
改革开放四十年,江干实现“从农业强区到市场大区,从市场大区到民营经济强区,从民营经济强区到城市化新区”的三大跨越,背后离不开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今年年初,江干区委提出“四个宁可”的服务导向,以“宁可财政紧一点,也要挤钱减负担”为例,强调在政策、用地、人才等方面优先满足企业需求: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要素,必须优先配置;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服务,必须优先保障;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配套,必须优先到位。
在钱江新城所在的四季青街道,84幢楼宇聚集着6000多家企业,为了让楼宇店小二的服务更专业,从今年开始,四季青街道专门编写《标准化服务手册》,细化服务内容,形成“管家式服务”。
“服务更加细致了,拿前期服务来说,内容就有场地装修、用人指引、服务外包等众多内容,担子也更重了。”34岁的楼宇店小二张丹告诉笔者,每隔两天,她就会走访一趟所负责的迪凯国际中心和华联时代大厦,为重点企业建立服务档案,及时把脉和细分新情况新问题。在钱江新城,像张丹这样的楼宇店小二共有57位。
“四个宁可”迅速变成了拉直问号的服务暖流——针对员工为每天上下班的“最后一公里”而焦虑,江干在钱塘智慧城开通地铁站到园区的免费接驳巴士;针对技工人才租房难,江干推出2100 多间蓝领公寓,只需千元便可租到设施齐全的新房;成立凤凰谷上市企业联盟服务站,中信证券、国信证券等专业金融“智囊团”,为拟上市企业提供菜单式帮扶……这一大波暖心的举措,让更多项目来到江干,留在江干,收获在江干。
“我们将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关注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让企业放下顾虑、甩开膀子,在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江干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浙江新闻+ 创客说
海归创业代表、杭州数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田野:江干是我的“第二故乡”,让我触动最深的是江干愿意和每个创客共成长,不急于追求企业一时的发展,特别是在企业低谷的时候,政府给了我走出逆境的信心,欢迎更多异乡人来江干创业!
小微企业代表、杭州遛马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莫杭强:江干是创新创业的热土,为了帮助初创型企业扎稳脚跟,不仅连续三年补贴房租,还提供法律、人力资源等培训服务,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这片土地。
转型升级代表、杭州新禾联创公园总经理季建星:我父亲制造电子元器件设备,我瞄准的是社区型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机遇,让我们父子主动求变,政府完善的扶持政策给了我们求变的底气。
草根创业代表、杭州南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碧勇:9 年时间,我们在江干茁壮成长,从郊区的一间出租屋发展到400 人的企业规模,我们的发展历程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全程关注,我期待
未来和这片土地碰撞出更多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