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教育考试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每天在校门口跟到校学生击掌 杭州这位校长为何这样做

  一位初中生走上来,你会怎么和他打招呼?摸他的头、拍他的肩?好像太幼稚了。握手?又好像太成人化了。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马骉,选择的是击掌。从去年9月学校迎来第一拨学生开始,每天早上7点,只要不外出,他都会站在校门口,跟每一位学生击掌,欢迎他们到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是“击掌成瘾”,“一开始就觉得是一种礼仪,后来已经成为我和学生的一种情感交流,甚至心理上有了依赖感,哪一天不站在校门口击掌就会有失落。”马校长笑着说。

  他认识学校的每个学生,叫得出他们的名字,每次击掌他都会问:“早饭吃了吗”“昨天作业做到几点”等各种问题。这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跟学生问答和眼神交流中,他以一名教育人的敏锐,读懂了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尤其是对个别正遇到学习或生活困难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接触交流,马骉走进了他们内心,帮他们走出困惑。

  “每一次击掌只是一瞬间,但引发的故事却是绵长的,激发的思考也是长远的。”昨天,他记录击掌故事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一转发,就获得了无数点赞。记者选取了其中的几个小片段,请大家一起读读。

  故事1:“早饭吃了吗?”

  与学生击掌,问得最多的是“早饭吃了吗?是爸妈烧的?还是外面买的?”回答“是我爸妈烧的”或“是我外婆奶奶烧的”的学生,总是干脆又充满自豪;回答“是买的”大都是低低的、怯怯的。

  每当听见这样低低怯怯的声音,心理总有些不快和不甘。这些父母难道不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做一顿丰富营养的早餐吗?我很想帮孩子们唤醒那些昏睡的父母。于是我让学校课程研究院的助理就父母为孩子做一顿温暖早餐的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结果令人担忧和愤慨:只有48%父母每天能为孩子烧一顿早饭。那还有52%的家长呢?马上紧急召开家校面议会。尽管作了极大的克制,但我还是带着一定的情绪告诫家长:“生他就要养他,养他就要育他,为你们孩子做一餐带温度的早餐,是每个家长最基本的责任。”这些年轻的家长一定是被我这个能做他们叔叔的校长的严厉给“吓”到了,或许他们真的感受到了这种严厉背后的真诚、中肯。一周后再调查,数据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为孩子烧早饭的爸妈比例从48%飙升为92%,大多数家长意识到并付诸行动,但仍有极少部分家长“躺倒不干”,无论怎样劝诫就是刀枪不入,无可奈何啊。

  故事2:校长的道歉

  每天与学生击掌时,除了问询他们吃早饭的情况,最关心的就是他们昨晚的作业时间了。

  学校喊响了“晚九点不作业”口号,并以“作业完全校本化”为托底,以作业分类分层为不同基础和不同学力的学生作选择为基础,争取让学生能睡够九小时。

  庆幸的是,一学期下来,有80%多的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王同学每天都是早到者之一,总是笑盈盈地问候我,我也特别期待与他的击掌。但有一天他到得很晚,明显的黑眼圈,击掌时软绵无力,一问,昨夜的作业居然做到11点还多。

  怎么会呢?马上启动调查机制,得知是王同学由于请假落下了功课。老师为他补课,他觉得必须尽快补上相关作业,以报答老师的关心。于是他挑灯夜战,以致眼圈发黑,击掌乏力。

  那天的“校长每日一提醒”变成了我向全校学生的鞠躬道歉时间,“由于学校管理尤其是校长的管理细度不够,让个别同学严重超时作业,严重影响了睡眠,为此向大家……”

  故事3:我是你的朋友

  每天击掌,就是阅读每个学生的特性和需要的最佳时机。一百次击掌就会有一百个不一样的回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郑同学。第一次击掌,她把脸深深埋在胸前,问候轻得几乎听不见,但一刹那的击掌,我还是感觉到了异样,她的手心有些“粗糙”。

  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她学业成绩较弱。几天后,我找到她聊天,得知她患有一种难以治愈的皮肤病,这对一个爱美的女孩来说是多么残酷。她说,家里除了年迈的奶奶外,父母都不关心她。我当场表态:“我可以是你的朋友”,会关注她、关心她。第二天击掌时,她居然在我的手掌里放了一块棒棒糖,还轻轻凑到耳边说:“校长你最帅!”我简直是受宠若惊,我知道她太珍惜能关注她、关心她的朋友了。

  最近,她的班主任希望我一定要表扬她,说她英语成绩虽然落后,但她做的“纠错集”是全班最认真的。她的数学老师告诉我,她是全班最会揪住老师问问题的学生,还会时常送给老师一颗润喉糖。

  (原标题《他每天站在校门口跟每个到校的学生击掌 一周后为孩子做早饭的家长比例从48%飙升到92%》,实习生 周遇安 记者 张向瑜,编辑 李如)

相关稿件
· 剩饭也要称重!杭州一校长出妙招倡导节约用餐
· 校长学生同吃一锅饭 确保食品安全杭州学校这样做
· 奋斗者说丨坚守8年 杭州“鱼校长”用“跑步鱼”致富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从“拧螺丝”到“工程师” 杭州钱塘区探索产业工人共富新路径
·官宣!《梦想天堂》正式成为“杭州市市歌”
·文化中国行丨“走读吴越”系列报道之一:一抹“秘色”,何以灵动千年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