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
今年1-9月,杭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5%,尤为亮眼。
比固定投资更亮眼的,是杭州的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36.9%,工业投资增长27.5%,民间投资增长22.7%,高新产业投资增长36.8%,全部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后工业化时代,透过杭州持续优化的投资结构,就能发现这座城市正在主动改写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顶层设计,努力跃向世界经济体系乃至城市发展坐标的更高点。
产业结构软硬更平衡
重模式创新、轻实体经济……杭州的产业结构,多多少少有过一些质疑和争议。
今年前三季度,杭州用数据向外界发出一个坚定的声音: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产业结构越来越硬核。
工业投资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指标,更是实体经济的源头。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杭州工业投资再创新高,在去年已经创下十年之最的基础上,或将再度将“十年之最”拉高。
一个个项目,拉动杭州工业投资向更高处进发。
看当下:一个总投资额高达400亿元的先进工业项目正在富春江畔紧张建设,吉利新能源配套项目已经在杭州南部的戴村开工,目前杭州总投资达50亿元以上的在建制造业项目,达到近年来峰值。
看未来:今年1-9月,杭州制造业新入库项目和新备案项目,项目总投资比上年同比增长6.7%和85.74%,显示工业投资增长还有较大潜力,未来可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产业结构软硬更平衡,得益于杭州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得益于明确每年新出让的工业用地不少于一万亩,得益于推进项目土地摘牌当天就开工的机制改革……
铸就实体经济的铁柱钢梁,杭州扎扎实实攀登更高峰。
赛道轮廓越来越清晰
经济形势越是高度承压,越要在不确定性中瞄准确定性。
高新产业的强势突起清晰可见。前三季度,杭州高新产业投资增长36.8%,大大超过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高新导向越来越明显,赛道轮廓越来越清晰。
五条赛道响起的发令枪,靶向精准。
今年5月,杭州市委高规格召开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推进会会,发布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选准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按照“一位市领导、一条产业链”的架构,优化高新产业的战略布局。
发令之后,全力起跑,跃迁方向愈加明晰。
如智能物联产业,位居五大产业生态圈之首,由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担任链长。这个“圈”细分了视觉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网络通信等重点产业链,目标直指“万亿级”。
果不其然,不久后,杭州正式开建“中国视谷”,一批总投资达数百亿元的项目当天开工或签约。“中国视谷”对于智能物联产业这条赛道的标志性意义,就在于像“磁铁”一样,吸引着相关产业集聚,推动杭州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和新名片,或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数字安防、视觉智能向智能物联产业的跃迁。
在这条赛道上,杭州目光如炬、脚步飞驰。
显然,为新型工业化蓄势,杭州还要瞄准更多赛道,坚定不移投下去。
企业梯队更具有韧性
产业发展,如同造金字塔,塔尖要更高、塔腰要更壮、塔基要更实。
前三季度杭州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就像一个造塔的过程,其中既有足以引领产业的龙头型项目带动,也有大量1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配套型中小项目的支撑。
如今年2月,有“小华三”之称的云尖信息总部,在杭州正式开工。这个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全部达产后将创造70亿元年产值,将成为新华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向塔尖冲刺的重要支撑。
杭州造塔的进程,还在持续加快。
今年杭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鲲鹏企业”和“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新格局。这将让杭州加快培育“金字塔”的企业梯队,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突破。
企业梯队的培育,带来的是产业梯队的崛起。
依托于杭州“造金字塔”的打法,杭州要推动形成以万亿级产业为引领、千亿级产业为骨干、未来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发展策源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这也将是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化路径的“杭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