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十年·我在钱江新城丨朱云夫:21平方公里绘梦新中心

  编者按:

  在历史长河中,十年只是一瞬。而在浙江在杭州,十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杭州十年巨变的背后,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的足迹清晰可见。循迹十年笃行之路。即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推出《十年·我在》栏目——我们记录下新时代十个亲历者的自述,听他们讲一讲“浙十年”里的杭州故事。

  人物名片:

  朱云夫

  杭州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钱江新城,我太熟悉了。可每次踏足这里,我的心潮依然澎湃——2015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钱江新城。考察后,他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钱江新城建设得更加美丽。

  十年来,钱江新城成为了人们眼里当仁不让的“地标”;十年里,从“1.0”到“2.0”,钱江新城还在不断成长;十年中,能全程参与这21平方公里杭州“新中心”的建设,我深感自豪。 

  很多人问我:“十年‘造城’,你的感受是什么?”我的答案,首先是杭州的“魄力”。

  从滩涂地到“新中心”,钱江新城横空出世。可在筹划阶段,它一度受到质疑:有人说,以风景见长的杭州,需不需这样一个中央商务区?也有人说,杭州做好上海的“后花园”就行了,不用建那么多高楼大厦。

  可以说,当时杭州顶着压力,开启了新城的建设。

建设初期的钱江新城

  我们反复比照全球范围内,与杭州类型相近的城区,比如新加坡、巴黎拉德芳斯等等,借鉴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时结合杭州文化特质、钱塘江景观禀赋,勾勒出了钱江新城的雏形。

  市民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杭州大剧院、城市阳台、波浪文化城,一条由建筑组成的中轴线,联接西湖与钱塘江;“天圆地方”“日月同辉”“阴阳相济”“刚柔交错”……一座契合城市美学和历史文脉的钱江新城跃然眼前。

  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当时浙江省、杭州市的高瞻远瞩和魄力胆识,钱江新城根本建不起来!

  我的答案,还有杭州的“坚持”。

  钱江新城,承载着杭州大都市的梦想。实现梦想,一定要有超乎寻常的坚持。我认为,钱江新城的“坚持”,在于“以人为本”。

  在一个新城的建设中,如此大规模地利用地下空间,如此多地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并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大量配置“不赚钱”的生态功能区等等,不仅杭州历史上没有,在全国也不多见。

  正是“以人为本”,让市民需求成为钱江新城建设的第一导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在钱江新城核心区,地铁线连线成网,城市快速路、过江隧道、空中连廊阡陌交通,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三大中央公园……从规划成为现实,钱江新城既有繁华中心的“热度”,又有便捷宜人的“温度”。

  “以人为本”,让资本、人才、创意在钱江新城加速流通,产业动能不断聚集,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地,经过腾笼换鸟,变身为创新活力之城。这里是杭州乃至浙江企业总部最多、“亩均效益”最高、税收“亿元楼”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造就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良性互动的典型范例。

视觉中国供图

  一张蓝图绘到底。钱江新城的拔地而起,让杭州具备了召开G20峰会的载体和实力,具备了“独特韵味 别样精彩”的城市特质,也具备了代表中国展示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城市资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十年,从“造城”到“营城”,钱江新城也在不断升级。

  在这里向大家“剧透”——正在建设的钱江新城“2.0”,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将更加庞大,将有4个地铁站为核心,各具特色的TOD发展中心;沿江景观带更加精致,那里将不再以高层建筑为主,钱塘江天际线更丰富;配套更完善,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大公司总部将成为“标配”;新科技“密度”更高,绿色生态更多,还会增设“未来社区”场景……

  我也相信,钱江新城将为杭州下一轮城市化进程提供见证、提供动力。下一个十年,新城让生活更美好。

相关稿件
· 十年·我在小营丨肖静:让 “红巷精神”走出去
· 十年·我在西溪丨刘想:湿地“请”来696个“新居民”
· 十年·我在下姜丨章晓虹:始于爱情 归于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