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云谷校区
“江河湖海”竞奔腾的浙江省级实验室再扩员。近日,白马湖实验室、东海实验室和天目山实验室作为第三批省实验室,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至此,浙江已经官宣的9家省实验室中,杭州占据了6家,分别是首批中的之江、良渚、西湖、湖畔实验室和第三批中的白马湖、天目山实验室。
省级实验室何以在杭州“成群”?其势早已初见端倪:今年初的杭州市党代会报告就曾首次提出,要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
而肩负着为浙江闯出科创新路的重任,“杭州队”成群之势的背后,又有哪些战略考量?
之江南湖总部
其“新”何在
代表浙江闯出科创新路
虽然刚刚获批成立,但白马湖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都在酝酿首席科学家制度,从体制机制等层面进行突破,培养一批善于组织大规模科研攻关的“帅才”。
突破意味着革新。省实验室这个新名词面世,也不过两年之久。2020年,省科技厅印发了《浙江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方案》,提出了一个短期目标:到2022年,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基本形成特色优势鲜明的实验室体系。
从省实验室的杭州探索来看,能一窥其“新”何在。
省实验室的运行牵涉大量资源,纵然是省会城市,也很难以一己之力筹建,需要举全省之力。《浙江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条件与要求等,由省市区和创新主体共同推进,且首批4家实验室全部位于杭州。
从这4家省实验室的牵头建设单位来看,确实印证了体制机制之新。如之江实验室由省政府主导举办,高校支撑、企业参与,是一家开放协同、混合所有制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拉开了政产学研合作的新序幕。
省实验室之“新”,不止名称新、机制新,还有研究领域和科研成果新。
这个新名词诞生两年之后,今年杭州市党代会报告也提出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其中蕴含的“新意”就是要在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代表浙江闯出一条新路。
多家首批省实验室都拿出了在全球首发或顶尖的科技成果。如西湖实验室首次解析人源次要剪接体高分辨率结构;良渚实验室绘制了全球首张人体细胞图谱;湖畔实验室首次解析270亿参数训练数据的全球最大中文预训练语言模型,刷新了中文语言理解评测历史记录。
良渚实验室
选址有何考量
想在“高原”造“高峰”
省实验室中的“杭州队”,虽然研究方向不一,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全部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或大走廊的联动区。显然,这条大走廊正在形成科创高原之势。
创新潮流来自于省市合力造势。
浙江明确提出“集全省之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建设创新策源地,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目标直指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
从杭州市而言,对于“科创高原”有更具体的勾勒。杭州市党代会报告提及城西科创大走廊时,提出要优化调整体制机制,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高水平现代化引领区,努力成为比肩“硅谷”的科创高地。
不到3个月,杭州市便用实际行动推动着大走廊体制机制调整:5月19日召开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创新策源地推进会,提出“举全市之力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成立实体化运作的管委会负责统筹重大规划、创新平台等,由杭州市委书记兼任大走廊党工委第一书记,足见杭州推动大走廊打造科创高原的决心。
有高原更要有高峰。全部落点大走廊或联动区的省实验室“杭州队”,就是想要攀登“高峰”。
“省实验室顶尖人才的集聚效应非常明显。”杭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应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6家位于杭州的省实验室集聚了大量人才,向科技创新的“少人区”“无人区”发起冲锋,抢占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制高点。
如之江实验室就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原造峰”协同攻关机制,仅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就集聚了近100名全职科研人员,根据项目需要,灵活组合形成了多个科研项目团队,开展深海机器人、双足机器人、智能低空载人飞行器、智能机器人云控平台等研究。这些尖端研究,都将助力杭州和浙江登高望远。
天目山实验室
科创能级能否后发先至
市场化能力和意识是宝贵优势
省实验室形成群落之后,杭州科创能级会不会有所跃升?
根据杭州市党代会报告,未来几年要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省实验室等为基础形成杭州基地群。同时,要率先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争取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阵,争取建成综合性科学中心。
现实也是未来的一面镜子。目前,在综合性科学中心这条赛道上,杭州并不占优,先行入局的包括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和粤港澳大湾区(以深圳为主体)。尤其是合肥,国家大科学装置拥有量位列全国第一,而且是唯一一个以城市为整体创建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选手”。
当然,这些先行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大多依托高科技的“国家队”而创建,如合肥有中科大,北京和上海有中科院,深圳有南方科技大学。这些城市拿下“国字号”的装置或基地,资源优势独特,先发优势明显。
在缺少“命题作文”的背景下,杭州必须全力做好“自选动作”,支撑浙江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争取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阵,率先解决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才能真正成为“硅谷天堂,高科技的天堂”。
眼下,广东、江苏、河南等省份先后启动了省实验室建设,纷纷向先行的综合性科学中心追赶,这条赛道谁能赢在终点?
虽是后发,未必不能先至。不少专家、企业家都认为,高科技最终需要走向市场,才能满足国家战略所需、民生福祉所需,而杭州和浙江独特的市场化能力和意识,将是后发先至的宝贵优势。过去10多年里,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杭州和浙江都率先将科技从实验室推向了产业化。
省实验室虽然启动仅有两年,甚至部分物理空间还在加速推进,但许多领域一开始就植入了市场化的“基因”。如之江实验室正与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就智能计算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签约算力上云,共同为浙江人工智能产业贡献力量。
省实验室“杭州队”初现起势,这盘大棋能否盘活浙江的科创大局,我们且观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