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百日攻坚迎亚运丨标准精确到毫米 杭州机场轨道快线东段成功“热滑”

  【编者按】

  这个春天,杭州市启动“接棒冬奥 冲刺亚运‘迎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百日攻坚”行动。

  5月底前,杭州将建成快速路22条,总长约90公里,形成408公里“四纵五横”快速路网系统;建成地铁线路108公里,城市轨道线路增至11条;还将完成立体交通走廊和互通枢纽改造4项,总长约22公里。

  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今起推出《百日攻坚迎亚运》栏目,跟进项目进度,记录幕后故事,见证城市之变。

  如果生活中有“亚运”赛场,属于陈海尤的这场比赛,早已打响发令枪。

  时而跨越钱塘江,时而扎入地下的地铁轨道,是他的跑道;2022年7月,是他即将全速抵达的终点线。

  作为杭州市地铁集团工程三部二科科长,不久前已实现东段“热滑”,并向着完工目标全力进发的杭州机场轨道快线,就是他与同事们的“作品”之一。

  冲刺

  标准精确到毫米

  记者面前的陈海尤,有着工程人一贯的黑皮肤,红色的安全帽也像长在头上一样,几乎没有脱下来的时候。

  “习惯了,上工地都得戴着,脱下来容易忘。”“5+2”“白+黑”守在工地一线,是陈海尤的日常,杭州机场轨道快线的建设,需要格外的用心。这不仅是亚运保障工程,更是一条交通大动脉,它连接了杭州西站、杭州东站、萧山国际机场等大型交通枢纽,还串联了文三路、沈塘桥和西湖文化广场等主城区中心地带,同时也覆盖了未来科技城这样的新城区。

  从2019年10月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到2020年5月启动所有盾构全面掘进,再到今年7月完工,杭州机场轨道快线施工建设始终如火如荼。仅陈海尤负责的东段,高峰时就有3000余名工人同步施工。

  3月10日,好消息传来——机场快线东段(靖江站—御道站)以实现成功“热滑”,向建成目标迈进一大步。

  这也意味东段土建已基本完成。陈海尤说,为顺利达成“百日攻坚”目标,之前快线建设集纳了轨道、机电、管线等多个工序,有序同步进行。

  多个工序都要推进施工,特别考验负责人的协调管理能力,陈海尤这个“大管家”很给力。

  3月初记者刚见到陈海尤,还没聊上几句话,一个电话就打到他手机上:“焊轨机要进场,和铺管线的工序交叉了,你说怎么办?”陈海尤到了现场,三言两语就化解开来:“每个工种都很重要,大家相互理解,各让一步,晚上加班我请大家吃点心。”

  工期虽然紧张,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质量,从事地铁土建20多年,陈海尤已是经验丰富,对各道工序的标准了然于胸。

  记者跟着陈海尤在铺轨的隧道里走了走,发现他拿着数把标尺,时不时俯下身子,各处摸一摸量一量。“铺轨只是笼统的说法,其中有铺设、焊轨、正火、打磨、精调多道工序。”

  在陈海尤手把手的操作并解释下,记者才知道,正火是为了消除轨道焊接处的气泡;打磨后的轨道焊接点,与其他地方的高低差不能超过0.3毫米,保证整体平滑度;两轨之间的距离要始终保持在1435毫米……短短1公里的距离,陈海尤蹲下、测量、验证,再站起,就周而复始几十次。

  正是这些精确到毫米的标准,像陈海尤这样的杭州地铁人不厌其烦的检验监督,最终才有地铁的速度和舒适。

  克难

  车上永远备着一条毛毯

  走出施工隧道,记者发现,自己和陈海尤的口罩都变了样,口鼻这块从原来的蓝色变成了灰色。

  “机电设备没装好前,没法通风,隧道里环境确实很艰苦,粉尘多。”陈海尤一个劲地和记者说不好意思,对于自己却不以为意,“等会洗把脸,冲一冲鼻子就好了,环境差点算什么,比这还难的都熬过来了。”

  在杭州机场轨道快线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突破的关卡重重:部分路段存在富水回填地层、大粒径抛石浅埋区,施工难度极大;盾构要下穿多个交通枢纽,不仅管线迁移事项复杂,风险控制的压力也巨大。

  2020年5月,当杭州机场轨道快线盾构掘进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区域,施工氛围一下子紧张起来。“盾构要下穿运营中的停机坪和滑行跑道,你说压力大不大?!”回忆起那段日子,陈海尤依然记忆深刻,一旁施工单位负责人、中铁二局总工马蒙蒙也插了一句话:“那段时间陈海尤恨不得天天住在工地上。”

  马蒙蒙告诉记者,那时陈海尤的车子上,始终备着一条毛毯,晚上不回家就睡在车里。盾构下穿重特大风险源时,出土量、注浆量等施工参数每两小时更新一次,实时发送到微信工作群中,因此陈海尤的手机不仅保持24小时开机,而且从来不静音,反而把音量开到最大,到了后期,陈海尤深夜里的生物钟几乎和施工参数的更新时间同步,不用任何闹钟,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自动醒来。

  “过程很煎熬,但咬咬牙也就过来了。”陈海尤笑道,“这是我们工程人的责任,等到这块‘硬骨头’被啃下来,回过头来看,就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满足

  一份0.4平方米的荣耀

  推动建筑从无到有的这份成就和骄傲,让陈海尤这个广西人留在了杭州建地铁,一建就是18年,前后经历了地铁1号线、1号线三期以及现在的机场轨道快线项目。

  “你们进出地铁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墙上一块牌子?”陈海尤说的这块牌子,是镶嵌在地铁站出入口墙上,一块0.4平方米左右的建筑标示牌,上面写着该建筑物的项目工程名字,以及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名称、项目负责人名字。

  陈海尤告诉记者,这是工程人的“荣誉牌”,但如果未能尽责,也有可能变成“耻辱柱”。“所以我们地铁人都在努力打造精品工程,但求问心无愧。”

  正是这份问心无愧,当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写进杭州,写在杭州地铁1号线龙翔桥站D出入口的标示牌上,陈海尤心中涌起的是无限的自豪:“2012年1号线刚开通的时候,我带着儿子特意去看了那块牌子,告诉他爸爸的名字在上面。”

  地铁给城市带来的更多改变,让陈海尤选择在地铁工地一线奋战到底。

  今年1月,一张名为“孤独的地铁站口”照片广为流传,照片中,地铁6号线丰北站的D出入口孤伶伶地“站”在一片荒地中,陈海尤很是感慨:“当时1号线的部分站点也是这样,一出站四周是油菜花。”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再去,曾经的荒地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锦绣繁华之意日益充盈。

  地铁线路好比是人的动脉,流淌到哪里,哪里就“活”了。陈海尤说,作为地铁建设者,对这句话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可,“很快,这条机场轨道快线也要通了,从小处看,再一次缩短了机场与我们的距离;放大来看,这更是一条充满活力的生命线,人才、物资在此交汇再分流,连带我们地铁人这份职业熠熠生辉。”

  即将到来的7月,仅仅是陈海尤“赛场”上的一个短暂的休止符,他笑道,“我估计会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天吧!”

相关稿件
· 杭州机场轨道快线有新进展 这些出行变化请注意
· 海浪青”来啦 杭州机场轨道快线首列车亮相
· 机场轨道快线实现“洞通” 杭州地铁516公里全线网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