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浙江又一个特别合作区要来了 萧山滨江一体化如何“跑”起来

萧山、滨江两区党政领导干部在萧山未来智造小镇调研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月10日讯(记者 张留 共享联盟萧山站 蔡卡特)萧山滨江一体化“跑”起来了。

  继2021年11月两地签订萧山滨江一体化框架协议后,1月7日,萧山滨江一体化迎来首次工作对接会。履新一个半月的萧山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主动赴滨江,与同样刚刚履新的滨江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就深化两地合作进行座谈、调研,并推出两区共荣发展建议方案,提出探索共建特别合作区。这意味着,浙江第二个、全国第四个特别合作区有了雏形。

  在共同富裕这条新赛道上,围绕中央、省委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萧滨一体化的前景和意义几何?萧山和滨江又如何携手开跑?此次对接会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杭州高新区(滨江)高新技术企业林立

  为产业共荣共富探索“模型”

  从签订一体化框架协议到此次推出共荣建议方案,对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到合作内容、分成机制进行细致谋划,很多人发现,这项工作的推进速度很快,其间仅仅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萧山滨江双方为何要如此快马加鞭地推进一体化?

  “没有完美的方案,行动是最好的修正。”萧山区委书记王敏认为,加强两地的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符合天时地利人和,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要放下顾虑,放下架子,主动学习,取长补短,跳出区域谋划,释放更大发展空间,形成强大产业生态圈,借势实现创新驱动的迭代升级,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重大使命。在浙江的经济版图中,紧紧相邻的萧山和滨江,经济相对发达、发展协调性相对较好。在王敏看来,两区有责任着眼长远、放大格局,把两地的合作发展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中思考,试点跨区域产业共富,主动为省市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共富”的萧滨经验。

  通过特别合作区的方式探索区域协同共富,在浙江其实早有珠玉在前。2019年,滨江与富阳就开始共建特别合作区,如今的富阳“地界”内,15个或从滨江溢出、或由滨江招引进来的新制造业项目正在稳步开展,为两地协同共富探索积累经验。

  萧山滨江一体化,虽是跨区域合作的“后发者”,却承担着全新的使命:在共同富裕的大场景下,以实现企业发展最优化、两地利益最大化作为出发点、落脚点,为全省产业合作“建模”。

  “一个好的合作模式,往往是成功的一半。”滨江区委书记章登峰介绍,要从更长远的角度,优化和固化好的合作区模式,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推动产业链关键制造环节跨区域落地,同时输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助力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中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建模”之后更要“建制”。按照萧山和滨江的协商,双方将组建领导小组,挂牌进行实体化运作。目前,工作专班已经梳理建设运营机制、审批服务机制、统计核算机制等八方面机制,力争形成连片开发、生态集聚的效益,带动全产业链、全生态圈的构建,在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上提质扩面,探索出一条产业共富的新路子。

从萧山义桥、闻堰一带远眺滨江,两地车程仅15分钟左右

  为杭州智造走廊打造“引擎”

  萧山滨江一体化,还不仅仅是萧山滨江两地的事情。

  记者注意到,2021年12月6日,王敏在赴钱江世纪城调研时,就提出了打造萧山深度融杭与江南一体化发展桥头堡。这也让江南一体化概念进入很多人的视线。

  一江春水穿城过,将杭州划分为江南与江北。

  如果将同处钱塘江南岸的富阳、滨江、萧山、钱塘等地连成一线,会发现一条工业智造走廊已经形成。而萧山滨江一体化,就在杭州这条智造大走廊的空间格局中演进。

  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全球许多城市都在重点连片布局,国内城市更是如此。如武汉有车都先进制造业大走廊,西安有万亿工业大走廊,尤其是深圳,从东部的坪山开始,向西经龙岗、龙华、宝安、光明北入东莞,再向东延伸到深汕特别合作区,这条近乎完美、内外连体的高端工业智造走廊,是“世界工厂”的核心属地。

  杭州也曾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打造城东智造大走廊,并规划了江滨国际智造新区和城东智造集成创新发展区,串联起了多个县级行政区,其中重点落在城东,剑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在杭州这条智造大走廊中,江南区块厚积薄发,巩固了杭州智造主阵地的地位。如萧山拥有9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家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形成了化纤纺织、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而滨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80%,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打造了多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对于杭州制造业而言,萧山滨江一体化落笔的重要战略指向,就是基于两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资源要素等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区域和企业集聚,为杭州智造打造一个新的引擎,通过合力打造江南智造大走廊,助力杭州实现制造业能级跃升和规模倍增。

  两区的顶层设计已有谋划。在近期召开的萧山和滨江区党代会上,萧山就提出“积极推动‘江南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江南智造大走廊”;滨江则提出“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以自身更高质量的发展,引领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共富,成为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一个引擎”。

  相向而行的目标高远。按照萧山滨江共荣发展建议方案,两区将在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重点合作,率先构建形成市域内闭环的“研发总部+合作区核心元器件和组建+周边配套制造”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生态,努力成为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争创全球先进制造示范。

  据了解,杭州市相关部门已就优化布局这一智造大走廊开展规划研究。

萧山三江创智小镇规划图,目前已纳入一体化启动区块

  为解决发展痛点提供“方案”

  回过头看,萧山滨江一体化,既是将自身发展置身省市发展战略的务实之举,也是各自解决发展痛点难点问题的破局之策。

  滨江的痛点是发展空间之窘迫。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滨江仅有72平方公里,在全国综合排名前十的高新区中,面积倒数第一,也是我省面积最小的县级行政区。业内人士常用“螺蛳壳里做道场”来形容滨江发展与空间的矛盾,甚至部分滨江企业寻求省外工厂代工,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本。

  萧山的痛点则是动能转换之急迫。

  作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老大哥”,萧山的GDP从本世纪初的占杭州20%,下滑到了如今的11%左右。这当中固然有杭州城市工业的崛起,更多的是萧山遭遇新经济新业态培育滞后,创新驱动不足的烦恼。近两年来,萧山发起解放思想大讨论,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变化,却依然亟需强有力的创新引擎。

  取长补短,正是萧山滨江一体化最直接的诉求。

  对接会当天,在座谈环节结束后,萧山滨江两地领导干部,还同赴萧山未来智造小镇、三江创智新城等地实地调研。并在未来智造小镇登楼远眺,察看周边连片工业用地。目前,这片空间已被纳入两区特别合作区的启动区块。

  而两地携手发展的未来前景更为广阔。像这样的存量工业用地,萧山还有4.7万亩。如果两区发挥时代大道、风情大道两条城市主干道的联通优势,可辐射带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杭州临空经济区、南站新城等重点产业板块,打造更多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区域,以产业链带动生态圈、以生态圈打造共同体,在更高层次探索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新路径。

  这种产业发展需求与空间资源高效适配的势头,也让企业持续做大做强的信心大大提升。目前,一家位于滨江的头部制造企业,已经形成扩产计划,将于近期落地萧山。

  正所谓“信心比黄金重要”。当萧山滨江一体化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发展定位和战略地位,在思想观念上萌芽、在体制机制上破题、在具体项目上见效,无论企业还是地方,都将更加从容不迫地奔跑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相关稿件
· 萧山区委书记履新第一会 从三个时间维度谈“六讲六做”
· 创新指数蝉联全省第一 杭州高新区(滨江)为什么能
· 首提萧山滨江一体化 杭州“双子星”如何携手放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