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拄拐开会的“王代表”走了 他选择用爱将生命传递

王毅军拄拐参加上城区“两会”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9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梦月 共享联盟上城站 徐芳 通讯员 孙炼栋)“小何,走!”一推门,一吆喝,回头时,雷厉风行的身影已消失在走廊深处。过去两个月,在办公室伏案写材料时,何淳健总会不自觉地想起这个再也看不到的背影。

  背影的主人,来自何淳健共事九年的老搭档——杭州市上城区住建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副站长王毅军,他也是上城区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今年7月4日,王毅军因病去世,生命定格在57岁。进入重症监护室前,他决定捐献自己的全部器官和遗体,为社会作出最后的奉献。

  “我当一天人大代表,就要履行好一天的人大代表职责,为民代言,为民谋利,为地方建设发展出谋划策,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的期望。”斯人已逝,言犹在耳。9月9日上午,记者见到了王毅军生前的老领导、工作伙伴和居民老朋友,通过他们的追忆中,还原出了一位“实干真诚,值得信赖”的“王站长”和“王代表”。

王毅军(右一)和何淳健(右二)在工地

  亦师亦友的“王站长”:

  恶劣天气“我来扛”,不厌其烦“传帮带”

  “王毅军是我们局里第一个高级工程师。”在上城区住建局副局长楼土新记忆中,20多年前,当“老王”还是“小王”时,这个小伙子的身上的认真和韧性已经显露。

  “他擅长水电安装,在质量安全监督中,对水电要求特别严格,资料收集、现场管理验收、人员到位情况,一样不落地检查。”楼土新说。

  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是项苦活,台风、高温、暴雨、大雪……人们避之不及的恶劣天气,王毅军却总是第一个冲出办公室和家门。“通宵值班是常事,有一回遇到棘手的基坑管涌,他硬是在工地上睡了一个月,直到事故解决。”

  风里来,雨里去,“小王”渐渐变成了“王站长”。站里来了年轻人,王毅军总是不厌其烦地带着他们跑工地,手把手地传授各种注意事项。

  “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很繁杂,要运用专业技术能力,熟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王站对我们的‘传帮带’有他的一套。”现任监督站副站长何淳健说。

王毅军(左一)和孙添哲(右一)在工地

  监督站监督员孙添哲2013年进站,是王毅军一手带起来的“徒弟”。“我们是技术型岗位,王站很注重技术培养,我来了之后,先把我送到杭州市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脱岗学习了小半年,回来后又继续学习理论知识,为实践打好基础。”

  到了工地上,王毅军又会化身“考官”。“王站会让我们先说现场存在什么问题,之后他再指出哪些地方是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循序渐进的指导,让我学到很多。”何淳健说。

  亦师亦友的关爱,延伸到了工作之外。2018年初,杭州下了一场大雪,两天两夜没停歇,让当时上城区的30多个工地银装素裹。眼见此景,王毅军却是心急如焚:“积雪一多,工地的工棚会被压坏,如果不清扫,很容易塌下来。”

  两天后的傍晚,雪小些了。王毅军喊上何淳健,踩着积雪,冒着寒风,连夜检查了十多个临时活动用房体量较大、防护较薄弱的重点工地。

  “第二天早晨6点,他给我发来信息,让我白天回家调休。”这时他才发现,年过五旬的王站长几乎一夜未眠,或许只在某个工地的简易板房里打了一个盹儿。

王毅军(左一)在工地指导

  就在这一年,王毅军被医院确诊为直肠癌晚期。

  “王站是个心态乐观的人,确诊后,他只要不住院,都会来单位继续上班。他希望之前负责的项目,能从头到尾有回音、有交待。”孙添哲说。

  两三个月前,孙添哲手上的几个项目到了竣工资料验收审核时。“我知道王站记挂着项目,给他发了信息,汇报进展情况。”没想到,电话很快回了过来。刚刚下手术台的王毅军,询问了项目的详细情况,还叮嘱孙添哲要仔细看资料。

  病情恶化的最后一个月,何淳健在单位见到了王毅军。曾经壮实的王站长因为病痛折磨,瘦成了“皮包骨头”。“马上要进入暑期,他一遍遍地叮嘱我们注意高温防火。我看着心疼,劝他赶紧歇歇,工作可以暂且放一边了。”

  7月底,一个工地报了火警,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当时,王站已经去世了,处理完事情,想到他生前的叮咛嘱咐,我们百感交集。他的话,我们会记在心里。”何淳健说。

王毅军(左一)开展代表接待活动

  较真尽责专业的“王代表”:

  趴在床上写建议,拄着拐杖去开会

  上城区人大代表,是王毅军的另一个身份。2011年,他当选为上城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此后9年,他用“较真、尽责、专业”,扛起了这个沉甸甸的称号。

  “你别看他工作这么忙,在人大代表履职上,他不比工作付出得少。”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小营街道工委主任陆建华说。9年来,50多次的代表联络站接待,王毅军几乎没有缺席过。病情确诊后,只要不住院,他都会按时出现在接待桌旁。

  姚园寺巷居民杨水凤记得,每逢代表接待,王毅军总是比选民来得还早。当天接待是什么主题?上次接待的问题怎样对接落实?有没有需要帮忙协调解决的?……这些“课前准备”,王毅军会提前和姚园寺巷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张碧薇商量。当选民踏进接待站时,迎接他们的是一张熟悉的笑脸。

  身为质量安全监督工程师,王毅军的专业能力在人大代表履职时发挥得淋漓尽致。2018年,他在一次代表接待中了解到,姚园寺巷社区下羊线弄区域和建国南苑污水井经常满溢,造成地面积水、散发臭味,影响周边商户和居民通行。

  “他当天就去了现场,前后实地踏勘了五次。”张碧薇说。和街道相关科室、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外,王毅军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出席上城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姚园寺巷社区室外排水管道改造事宜的建议》。

  当年4月,上城区城管局进场施工,将原来的小口径污水管加大,新增污水井,并将原先污水检查井的多根异管分别接入雨水井和新建污水井,顺利完成了雨污分流改造。这项建议,获评了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当年的优秀代表建议。

王毅军(右一)实地踏勘,解决民生难题

  当好人大代表,光等着选民“走进来”是不够的。王毅军时常“走出去”,主动发现、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

  两三年前,建国南苑出了桩难题:小区几幢住宅楼底下的开放自行车棚,总有小偷来“顺手牵羊”。“王毅军发现问题后,立刻着手协调沟通,对车棚进行改造提升,装上了门。”杨水凤说,收到车棚新钥匙的居民,纷纷为王毅军点赞。

  一件件办好的实事,在大伙儿的心头“重放”:直吉祥巷路边车辆违停,王毅军力促上城交警大队安排警力巡查,劝导车辆有序停放,保证老人及儿童安全;关爱独居孤寡老人,主动为困难家庭“冬天送温暖,夏天送清凉”;为促进人大代表和居民议事会议成员深度参与、塑造代表联络站“智库”品牌出谋划策……

  漫漫9年履职路,他先后协调解决了十余件社区民生难题。

  “即便患病在身,王毅军的履职热情和能力,没有打一点折扣。”张碧薇说。放疗后,由于臀部皮肤剥脱,他不能坐不能走,只能趴在床上。在这般艰难的情形下,他坚持趴着写代表建议。“你干嘛要这么辛苦……”他80多岁的妈妈心疼不已。

  今年1月,上城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前夕,考虑到王毅军生病,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小营街道工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原本只想通过电话,告诉他会议情况。

王毅军(左二)深入群众了解情况

  “我还行,可以参会。”拄着拐杖,垫着尿垫,王毅军坚持参加了上城区“两会”的全部议程,提交了《关于在我区残疾人中全面推开水电家电统保服务的建议》《关于深化我区特殊儿童关爱教育与康复救助体系建设的建议》两项建议,并在代表团分组讨论上作了精彩发言。

  他最后一次以人大代表身份参加活动,是3月20日的网上接待。“当时他已经坐不起来了,是趴在病床上用视频接待的,气色也不太好。”张碧薇回忆说。但是,一进入履职状态,王毅军依然专注、专业。他建议,要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社区也要加强防控支撑,做好居民个人防护及防疫知识普及。

  “‘人大代表’四个字在王毅军心中是沉甸甸的,因为对这个职务的无比敬重和珍视,他牢记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言、向人民负责的宗旨,始终坚持履职为民、无私奉献,值得我们每一名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敬仰和学习。”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袁建强说。 

王毅军(右三)在人大代表意见征集会

  他是“整个家的榜样”:

  捐赠的眼角膜让两位患者重见光明

  在这之后,王毅军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他向家人袒露了最后的心愿:“人这一辈子,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平平凡凡。我走以后,自愿无偿将全部器官和遗体捐献给国家,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为医学事业做一点贡献,这可能也是我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遗言是嘱咐给他妹妹的,就说了这件事,对女儿、对家里,都没有特别交待。我还想着等他好一点了,再和他确认下,可是第二天就上了呼吸机,再也没有醒过来……”王毅军的妻子说。

  不开追悼会,不做遗体告别,走后一切从简。王毅军的哥哥说,弟弟捐献遗体和全部器官的举动,成了整个家的榜样。

  在王毅军走后,他捐赠的眼角膜成功移植到了两位患者身上,让他们重见光明。同时,他的遗体捐赠给浙江大学医学院,成为了“无语良师”。

  人不能选择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延长生命的深度和广度。这是王毅军的故事。

相关稿件
· 最好的结婚纪念日礼物!富阳一对夫妻登记捐献器官
· 捐献“生命火种” 上城区的这支志愿者队让爱心传承
· 杭州7岁男孩不幸离世 父母悲痛之余主动提出捐献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