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城市大脑助力实现“抬头见泊位” 浙一浙二门口车辆不再排队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6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梦月 马赛洁 设计 严东 通讯员 周玮玮)平均每辆车等待时间约90分钟,最长等候时间近4个半小时,高峰时段有408辆车滞留外围……去过浙大一院、浙大二院看病的人,对医院外排成长龙的车流不会陌生。

  作为浙江省内两家规模最大、日门诊量最高的三甲综合医院,浙大一院仅有100多个车位向社会开放,浙大二院也只有200个车位。但据测算,两家医院日机动车停车需求高达万余辆。由此,在2019年“全国三甲医院拥堵榜”中,其周边路段拥堵指数排名第一。

浙大二院排队入院通道取消前

  堵,要靠疏来解决。近日,记者从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获悉,自6月20日起,浙大一院、浙大二院周边现有排队入院通道已逐步取消,还道路于通行功能,就医者需要到周边社会停车场库停车。这一重大改变,是基于城市大脑上城平台·浙一浙二街区治理场景应用建设。

  “尽管医院周边没有成规模的泊位资源,城市大脑让我们找到了‘化零为整’,归集数据变资源的治理新路径。”小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琪说。

  当大数据遇上“首堵”,是否真的能解开困扰已久的拥堵难题?近日,记者驱车前往两家医院周边,体验新上线的停车治堵功能。

  记者实地体验——

  排队入院变临时停靠

  空位导航实现“抬头见泊位”

  排队入院通道取消了,车停到哪里去?这是就医者最关心的问题。

  沈琪告诉记者,城市大脑上城平台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积极对接下城、江干的交警部门和属地街道,主动挖掘医院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小区、公共道路等泊位资源,累计排摸出14个停车场和1条公共道路,泊位共计2924个。

  怎么在2924个泊位中找到耗时最短、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城市大脑上城平台采取了空位导航、现场引导推送的方式,实现“抬头见泊位”,有效分流车辆。

  记者首先前往浙大一院。从中河北路左转进入庆春路后,很快,一块停车引导牌映入眼帘。引导牌上标识着浙大一院、万安桥、嘉德广场、浙大二院等停车场库的实时车位数和方向,下方还有一行红字:医院门口即停即走,限时2分钟,超时抓拍。

  这样的停车引导牌,在两家医院周边共有41块,其中38块为现场固定导视牌。解放路和庆春路上,则有两处动态可变导视牌,实时推送由系统综合比选后现时段最优选前五位场库的泊位信息,避免周边场库饱和显示为零。

  记者在浙大一院北门看到,庆春路南侧(马市街-直大方伯)的硬质隔离护栏已经移除,医院门口竖起了拦车桩。“以前,车辆在最南侧车道排队,排到后允许入院绕行寻找车位,排队入院通道取消后,院内车子停满后,车辆就不能多做停留。”医院保安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尽管浙大一院的排队入院通道已经取消,但最南侧车道仍有不少车辆习惯性在此“排队”。对此,交警和志愿者一直在疏导车辆,按照停车引导牌就近指引。对于有短时停靠需求的车辆,医院门口设置了限时2分钟路侧临时停靠泊位。

  在浙大二院,原先从清吟街开始,绕直大方伯、解放路至马市街一周的硬质隔离护栏已经全部移除。记者从庆春路右转进直大方伯后,堵了约五六分钟车,很快畅通无阻地来到浙大二院西门入院口,耗时不超过十分钟。

  “我们会告知来往车辆哪里可以停车,现在已经基本上看不到拥堵了,车辆流动性强,交通舒畅了很多。”在场的志愿者说。

  目前,两家医院周边共有20个“即停即走”临时停靠泊位。接下来,将会在马市街东侧清吟街以北设置10个临停30分钟的绿色泊位,4块LED显示板倒数计时,兼顾了就医者的人性化需求。

  随后,记者来到了万安桥东侧地下停车场,这里共有泊位数132个。“最多时会有110辆车左右,能腾出二三十个车位给就医者。”停车场赵师傅说。

  治理初见成效——

  智能推送实现车辆前置分流

  试行10天拥堵指数下降一半

  “浙江健康导航温馨提示,就诊当日较为拥堵,建议绿色出行,浙二解放路院区出行及停车指引请点击……”

  除了空位导航,让就医者知道“哪里有泊位”外,城市大脑上城平台还推出了优选推送功能,明确“最快停哪里。”通过智能推送医院周边最优停车方案,实现车辆前置分流,有效减少主要道路的滞留车流。

  目前,省卫健委预约挂号平台、高德地图、移动短信等渠道已经嵌入相关功能,就医者在“浙里办国民医疗健康专区”“浙江健康导航”等入口挂号成功后,系统按照路况、空余泊位数、收费三项指标定向推送出行方案,综合推荐医院周边最优的前五位场库作为第一目的地。

  “这是基于大数据的前置分流,提前告知就医者,让他们来前可以进行优先选择,直接定位停车场库,而不是进入拥堵区后再进行选择。”沈琪说。

  记者从城市大脑上城平台了解到,自6月20日试运行以来,已经初步实现了治理目标——

  通过对零散泊位的归集利用,15处场库平均泊位指数同比从2.14上升至2.66,其中增长最快场库从0.99提升至2.83,上涨1.86倍;日均导流停车384辆,浙大一院、浙大二院合围区路面拥堵指数从4.3下降到2.6,下降近一半;延误指数较此前峰值下降0.73,平均下降约0.42。

  沈琪表示,接下来,城市大脑上城平台将继续强化浙大一院、浙大二院应用场景,进一步优化周边交通运营体系;由职能部门带队,周边居民、党员骨干、社区网格员以及辖区单位等组建志愿者队伍,确保现场有序引导。

  平台也将利用场景反馈的海量数据强化分析反馈,打造人流车流实时感知、实时分析、实时引导的治理闭环,深化城市大脑街区治理的场景应用,真正让城市更智慧,生活更美好。

相关稿件
· 今年杭州人大立法项目出炉 “城市大脑”赋能治理将立法
· 杭州“城市大脑”再延伸 全国红会首个网络物资捐赠平台发布
· 做强做优城市大脑 杭州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