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老旧小区改造 居民签约唱主角 杭州小河路295号开工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3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佳妮 通讯员 潘抗忌 张宗敏)3月18日上午,家住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小河路295号小区的冷美娣,人生第一次走上了红地毯。

  她和另外5位居民代表一起来到台上,宣布自己的“家”将开始一场大改造,大家比了个“剪刀手”,很开心。

  文澜社区小河路295号小区,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这几年,配套设施不齐、违章搭建严重、停车位不足……小区矛盾增多,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家对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的愿望日益强烈。

  但如何避免老旧小区改造“众口难调”?小河路295号选择让居民唱“主角”,与施工方签约。

  小区老了,居民都盼着改造提升

  小河路295号小区“30岁”了。

  “30岁”,对于一个小区来说,确实有些老了——最早住进来的那批居民,很多人的孙子都上小学了。

  这里原本是红雷丝织厂的厂区宿舍,三个单元,144户家庭,大部分都是厂里的退休职工。

  “以前我们这个小区算好的嘞!”1994年住进来的居民孙文彩描述当年搬进来的情况——6层的单元楼,朝南,出门方便,走两步就能到大运河……

  小区老了,居民年纪也大了,看着四周陆续建造起来的高档小区,很多人心里有些“不服气”。

  “你看看,现在我们这里就像一块低洼地。”在居民林雅芬眼里,这几年,小区两边造起了更高的新楼房,一下子就把“295号”比下去了。

  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俞杭丹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对改造的想法很迫切。

  100%支持,直击24个顽疾

  “低洼”远远不止于楼幢间看得到的差距。

  “我们没有物业,也没有业委会。”文澜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冷美娣说,私家车没地停、楼顶经常漏水、自行车棚破旧……在别的小区可以快速解决的事情,在这里很多时候是行不通的。

  几年下来,小问题成了顽疾。半年前,在街道的牵头下,通过党建引领模式,促成了居民议事委员会,头一桩事就是此次改造。

  议事委员会的成员大多是支部党员、楼道小组长等居民骨干,平时就很热心小区的大事小事。“居民议事会既要参与前期设计方案的制定,也要‘三上三下’征求居民意见,还要做好物业前置入驻沟通准备工作。”冷美娣说。

  所谓“三上”,就是要到每户居民家中上门至少三次,有意见建议,让大家提;而“三下”,就是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居民议事会和社区至少开会讨论三次。

  从去年9月开始,通过“三上三下”,居民议事会前前后后总共征集了四大类24项改造措施——比如现状绿化花池过宽,要减少绿化空间,改为停车空间,并增加18个车位;三层以上隔层设置固定折叠凳及扶手……很多意见公开后,都是100%的支持率。

  签约后,人人都是监督员

  小河路295号的改造,原定春节假期结束就要施工,因为疫情影响延后到了3月18日。

  喜庆的背景板,铺上红地毯,让很多居民觉得有盼头。比如前两天已经动工的垃圾房,大家就很满意。

  同样有盼头的,还有拱墅区旧改办的分管负责人。

  事实上,在以往的老旧小区改造中,最突出的就是居民与施工方之间的矛盾。为此,这次的开工仪式专门设置了一个环节——小区与施工方签署《小河路295号施工公约》。

  比如,施工方要严格执行建筑垃圾日清日运制度,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现场内外整洁有序、节能环保,夜间、午间、高考和中考期间要按照时段限时施工……

  “签了这份公约,施工方就要守约施工,同时,居民参与度也会提高。”拱墅区旧改办办事员葛咏梅坦言,有了公约,施工就有了监督队。

  而就在仪式举办前,有居民反映车棚台阶有点高,能不能改低点,施工方很快就去做了对接。

  “很多问题我们也会在施工中进行微调,毕竟居民对一些改造细节比我们更了解。”施工方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稿件
· 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拱墅区委书记为老旧小区改造支招
· 搭建多元参与平台 杭州下城潮鸣街道助力老旧小区改造
· 我在基层当助理④丨老旧小区改造怎样改出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