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0月23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章忻 通讯员 俞森龙)10月22日上午8点,一听到悠扬的音乐声,余杭区仓前街道连具塘小集镇的商铺业主李大爷急急忙忙地走出门外,奔向印有“垃圾音乐线”大字的垃圾车。与以往不同,这辆车旁没有检查垃圾的志愿者,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安装了摄像头的视觉电子智能秤。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李大爷把小绿桶放在秤上,三秒过后,车上响起了“分类优秀”的声音,同时,电子屏幕上显示积分30。“这比以往的人工检查分类方便多了,时间也缩短了不少。”李大爷说。
把数字化与“垃圾音乐线”结合,余杭区仓前街道正在连具塘小集镇进行这样的试验。仓前街道城管办负责人俞森龙告诉记者,数字化的实现既有前端的数据收集,也有后端的数据分析。数据收集主要依赖于垃圾车上的视觉电子智能秤。它比一般电子秤多了两个部件,摄像头和读卡器。
摄像头是一个天眼,通过拍照,传输数据到后台,可以立刻检测出分类是否准确。读卡器则能实现垃圾分类的溯源。
连具塘小集镇的街道上并没有大型垃圾桶,每家商铺门前都有两个装着芯片的小桶,分别收集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店主只要扫扫桶身的二维码,信息就会进入芯片,实现“桶户绑定”。“一旦绑定,在垃圾桶被放上电子秤的时候,读卡器就能瞬间找出桶的主人,分类的结果也会通过后台传输到居民的手机中,分类越准确,积分就越多。”俞森龙说。
如何让全镇居民知道垃圾分类的总体情况呢?仓前街道在街口竖起了一块大屏幕,上面显示着参与分类的户数、分类准确率、回收易腐垃圾量、红黑榜等数据。
俞森龙告诉记者,这些数据都是不断变化的,每天回收的易腐垃圾量,都会及时在大屏上更新,红黑榜也是自动生成的,并且可以实现滚动播放,居民也可以在手机上查询自己的分类结果。
自从实施垃圾分类数字化音乐线以来,仓前街道连具塘小集镇不仅实现了全街撤桶,回收易腐垃圾量也上涨了三分之一。在俞森龙看来,数字化音乐线最大的便利是实现了“三合一”:摄像头识别垃圾、读卡器实现溯源、电子秤实现垃圾称重,三件事合为一件事,既节省了人力,也节省了时间。
不仅如此,仓前街道还设置了智能回收柜,供居民投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并且与积分挂钩,分类越仔细,积分就越高。俞森龙说:“无论是设置数字化音乐线,还是智能回收柜,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