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成为淳安首个“杭州工匠” 千岛湖渔老大为什么能?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9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健 通讯员 郑文彬 陈铭元)秋意渐浓,千岛湖湖面上萦绕着一层薄雾。天微微亮,千岛湖发展集团捕捞一队队长叶志清像往常一样,划着小船开始侦查鱼群。不一会儿,叶志清就听到了细微的“哗哗声”,身旁的水面还冒出了鱼儿吐起的泡泡。

  “这里的鲢鳙鱼起码上万斤,准备开工。”轻声和队友们说了一句,叶志清便吩咐大家布置刺网和张网,只等数小时后鱼群乖乖进入包围圈。17岁开始与鱼为伴,这手“听鱼”的绝活,是叶志清硬磨出来的功夫。

  9月26日下午,第三届“杭州工匠”名单出炉,叶志清成功当选,成为淳安县首个“杭州工匠”,甚至在淳安,他还拥有自己的“淡水捕捞技能大师工作室”。

  50岁的千岛湖“渔老大”,为什么能?

  发明从让鱼活下来开始

  1986年3月12日,喜欢吃鱼的叶志清来捕捞队报到了,刚到队上,他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吃住的房子建在船上,我们还不愁没鱼吃,多好的差事呀。”叶志清回忆说,当时,千岛湖鱼很热销,尤其在东北,鱼在农贸市场一亮相,鱼贩子就蜂拥而来。

  但仅仅过了一个月,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就让叶志清的新鲜劲很快过去了。“七八个渔民挤在一间宿舍里,好几个星期回不了家,而且墙还是透风的,夏热冬冷。”叶志清笑着说,在船上吃不到其它菜,只有鱼可以吃,天天吃鱼,后来看到鱼也就没胃口了。“但一想到千岛湖鱼全国热销,我打心里觉得捕鱼是光荣的差事。”

  由于肯学爱钻善捉摸,没过几年,叶志清就成为了捕捞队的骨干。但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体制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风光一时的千岛湖鱼开始走下坡路。叶志清清晰地记得,由于鲢鳙鱼被肉食性鱤鱼大量摄食,导致产量急剧下降。为了有效保护渔业资源,千岛湖实行了三年封库禁渔,公司在渔业生产上几乎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再加上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过去满足于冻鱼的消费者,开始对活鱼感兴趣。“以前我们捕鱼,都是人工将鱼一条条抛掷到船上,这种捕捞方式会对鱼造成损伤。”叶志清告诉记者,为了让鱼活下来,就意味着要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改善。

  围绕“活”字做文章,喜欢琢磨的叶志清就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为什么不能让鱼入网后,自己游进船舱里呢?在叶志清牵头下,捕捞队改造发明了一种新式武器——沉浮式活水运输船,采用鱼舱和艏艉浮力调解舱控制进排水的结构,使得起网后,鱼能径直游到船舱里。

  游进了船舱,又如何让鱼游进网箱静养储存?“后来,我们又想到在活水船内装入升降式平底箱,一启动升降机,活鱼就会乘电梯游进网箱。”叶志清笑着说,事实上,这些环节的改进并非一蹴而就,都是经过了反复的琢磨和试验。“仅活鱼快速分离装置一项,就前后失败了124次。”

  将捕鱼做到极致

  步入21世纪,淳安开始提出旅游转型的目标。

  捕鱼如何成为一个旅游项目?叶志清又有了琢磨的新方向。“捕鱼有拦、赶、刺、张四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中,鱼受到惊吓会跃出水面,很有观赏性,这就是巨网捕鱼的前身。”叶志清告诉记者,后来,捕捞队又完善制定了标准化操作流程,专门设置了一艘观光平台船。

  如今,叶志清当“导演”的巨网捕鱼已成为“中华一绝”——随着“嘿唑……嘿唑……”的号子声,一张一百多米长的渔网在30多位汉子的共同使劲下,从三个方向收拢,数万斤鲢鱼、鳙鱼跳出水面,溅起一片片浪花。仅这一项目,年接待游客就超十万人。

  2015年,叶志清有了自己的“淡水捕捞技能大师工作室”,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以工作室为载体,他主动承担技术创新项目及合理化建议30余项,从网具改进、设备更新、创新作业流程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比如,通过旧船改造,安装集污箱,实施截污纳管,实现污水零直排;为了提高活鱼率等级,继续完善修改起张网的操作细节。

  攻克一项项技术难关的同时,叶志清也荣获了浙江省劳动模范、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职业技能带头人、杭州市首席技师等一系列荣誉。身上的荣誉虽然越来越多,但叶志清却坚持与捕捞员工同吃同住在船上,一同工作在水上,风里来雨里去,无论严寒酷暑。

  “我不是个聪明人,认准做一件事,就必须脚踏实地干好它,将捕鱼这件事做到极致。”叶志清补充道,坚持工作在一线的另一个原因是——研发的灵感在一线。

  让叶志清感到自豪的是,33年坚守捕捞一线,他不仅看到了淳安渔业经济的崛起,也通过养鱼护水改善了千岛湖的水质。去年,千岛湖“保水渔业”模式还被写入中央党校教学案例,这一模式也正在被复制到全国各大湖泊。

  “我要尽我所能,把掌握的捕捞技能传授给更多人,让千岛湖的‘两山经验’走向全国。”叶志清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工匠不变的初心。

相关稿件
· 快来江干打卡!全国首条劳模工匠文化绿道落成
· 杭州工匠作品公益拍卖 12.8万收益金捐“春风行动”
· 杭州喜迎首个“工匠日” 30名新科“杭州工匠”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