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给我千日,还你千年。梅城一诺千金。
这曾是徽州与杭州之间唯一的一座州府,也是“建功立徳”的发源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蕴含于内的顽强力量,亦有外化于形的坚韧气质。于是,虽经行政建制急剧变化,但这座古城的脚步从未停止。从块状经济萌发壮大、产业集聚到动能转换,从古城保护、文化传承到新城建设。
如今,政府、百姓凝聚在一起,这块土地以更蓬勃的力量迅速变化。棚户区在拆除、古河道在修复、历史与当下完美交融……
古府正归来。我们走进梅城,寻访那些变化背后的故事。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8月29日讯当我们开始介绍古严州府梅城时,绕不过去的,是东汉高士严子陵。
“吾郡山水闻天下,以严名州,子陵高节故也。”严州的土著都知道,严州得名,就是为了纪念隐居在此的严子陵。
一根梅花绳盘出的城
中国历来以儒道治国。儒家讲求忠孝仁义,需要抬出品行高尚、不求名利的人来做榜样,让大家都向他学习,做皇上的顺民。
东汉初年,隐居在七里泷的严子陵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人物。
《严州图经》中说得很清楚:“惟严为州,山水清绝,有高贤之遐躅,久以辑睦得名,今因严陵记号。”
严州之得名确因严子陵而来,但是严州民间却有着自己的“版本”。
老百姓说,严子陵是个忠臣,体恤穷苦百姓,看不惯皇帝身边拍马屁的小人,不愿在朝为官。皇帝知道严子陵是个人才,但挽留不住也只得由他。临行时问他回家有什么要求?严子陵说,只要有一根绳子就够了,但必须是五股麻线搓成的绳子——梅花绳,皇帝虽闹不明白,但也依了他。
严子陵离开京城,一路行来,想找个好地方建造一座城池。来到钱塘江上游,看到这里有一座巍峨的大山屹立江边,山下三江汇合,形势十分雄伟,就停了下来,在山下平川之处打下五个桩,用梅花绳一绕,建起了一座漂亮的梅花城。
流离失所的百姓从此有了安家之处,大家都说严子陵好。事情传到京里,奸臣们却到皇帝跟前告状,说严子陵私造梅花城,图谋造反,因为梅花城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建造,私自建造者是要杀头的。严子陵说,建梅花城乃是“奉旨行事”,有皇上赏赐的梅花绳为证。
原来,严州土话“城”“绳”不分,都念作“绳”,梅花绳就是梅花城,这才保住了性命。
但奸臣们仍然不肯罢休,勒令将西湖隔出城外,叫作“独目不成龙”,这才放心了事。严子陵知道奸臣不会放过他,就离开了梅花城,来到了下游七里泷中隐居起来,躬耕垂钓,自食其力,怡养天年。
为了纪念这位给大家建造家园,带来幸福生活的人,梅城百姓们将这座城叫作严州城。
半朵梅花纪古今
梅花城是因梅花绳而来的吗?还有一种更靠谱的说法。
据民国《建德县志》记载:“建德城即严州城,俗称梅花城,以临江一段雉堞半作梅花形故也。”
一般的城垛都砌成方形,中间留有箭孔,远远望去犹如竖起来的麻将骨牌,因此俗称“骨牌城”。
而梅花城比骨牌城的城垛要高出两层,为五角三孔,形如一朵梅花,北京和南京的城墙都是梅花城,北海团城至今仍然保留着梅花城的形状。严州的城墙比北京的梅花城要低一层,为三角单孔,成凸字形,有如半朵梅花,因此严州城才有“半朵梅花城”的说法。
明万历《州府志》和民国《德县志》的府城图、县城图上画的正是这种凸字形的城墙图,这在别的志书城图上是找不到的。
据现有史料来看,梅花城的形制应始于明初,除了明初定都的南京和后来明成祖迁都的北京以外,其他古都如西安、洛阳、开封、杭州,都没有梅花城的记载。
至于明代帝王为什么要将城垛做成梅花形,这是否与个人的喜好或命相有关?据传朱元璋是很相信风水迷信的,当然这未能深入考证,只能作为一个历史之谜而存疑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严州之所以有资格与南北二京比肩同建梅花城,与建城者李文忠的身份和地位有关。
李文忠是朱元璋长姐之子,曾对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起到重要作用,在十二位功臣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大元帅徐达和常遇春。
这些史实表明,对他的封地赐以建造梅花城的荣誉是完全可能的,历代地方文献中也有许多证据可寻。
不过,古梅城的半朵梅花状城垛,并不是如同《建德县志》里所说的仅临江一段,种种文献表明,整个古严州,是由梅花城垛围成的。
如今,在梅城复建的小南门城楼旁,能够看到梅花雉堞,记录下了这段历史。
(综合《严州古城梅城》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