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垃圾分类实招追踪⑤|红黑榜破题新交付小区垃圾分类

  编者按:今年6月,浙江在线杭州频道联合余杭区启动了“垃圾分类实招认领”活动。记者将追踪报道5个认领实招的城市小区,记录这些小区推进认领实招的过程,以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垃圾分类“标准”供借鉴。今天,我们推出的是认领“曝光+公示”的余杭竹径云山小区。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余城宣 朱燕花)位于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的竹径云山小区,是许多住户们的新家。走进小区,每个单元楼下方都有一张公示板,标明一个月内每户人家每天的垃圾分类情况,分类做得好的就在上面贴一颗五角星,以示鼓励。

  从2017年交付以来,住户们陆陆续续搬进小区。然而,小区垃圾分类设施不全、新住户还未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等,成为小区垃圾分类的难题。

  从今年6月起,竹径云山小区开始通过“曝光+公示”推行垃圾分类。一个多月来,小区的垃圾分类正确率从50%跃升到88%。

  走进竹径云山,小区的整体卫生比较整洁。中午过后,记者从大门往里走,一眼可见摆放整齐的四色垃圾桶,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针对性投放。

  记者打开其中一个厨余垃圾桶,里面散落着少许香蕉、苹果等果皮,其他桶内并未出现混扔的情况。因为刚刚过了清运时间,四个桶内的垃圾数量均不多。

  垃圾分类,看似简单的“小事”,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良渚街道城管工作人员说,为了让居民都能了解并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城管、社区、物业三方都做了不少努力。除了引入垃圾溯源、强化宣传外,最重要的是通过“光荣榜”“红黑榜”,加强执法。

  “我们引入了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小区里4000多户人家扫描二维码领取垃圾袋,就实现了垃圾投放的反向监督。”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小区配备了10余名巡检员,每天对垃圾开袋扫码检查。如果分类有错误,我们可以追溯到个人。如果居民反复故意分错,上门宣传也不听,就要由执法人员进行警示和罚款了。”

  垃圾溯源让城管和物业有了依据,小区楼道内张贴的“光荣榜”和街道张贴的“红黑榜”,则督查做得不到位的业主和小区及时整改。“没有评比数据,大家觉得都是一样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做得好,我们有红榜公示,不好的就上黑榜。谁都不愿意自己上黑榜,所以目前效果还是挺好的。”

  今年75岁的居民沈尚秀,是上“光荣榜”的居民之一。在她看来,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周围居民自觉做到垃圾分类。“我们老两口一直很关注垃圾分类。以前住在城中村,垃圾分类不规范,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这种形式可以让邻居共同推动这个事情。”

  前期,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社区也动了不少脑筋。在小区入口、每幢楼的下方都拉起横幅,小区内的告示板也张贴起垃圾分类的方法。聚贤社区书记谢宏英说,从6月底开始,小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还挨家挨户发放《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宣传品,并开展投放点现场指导工作。

  在密集的宣传推广之下,居民们逐渐对垃圾分类有了认识。不过,每个人都要做到知行合一却不容易。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也遇到了瓶颈。

  城管良渚执法中队副队长李大金告诉记者,目前在执法过程中仍缺乏有效证据。“除非抓到乱扔的现行,否则很难找到证据。在每个垃圾桶上方装监控摄像头,成本又太高。”小区在垃圾分类管理上取证难,只能放任自流,一切全凭居民自觉,即便当场遇到分类不规范的居民,大多数也还是以口头教育批评为主。 

  “要完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不懈努力。”谢宏英说,“原先的传统习惯,要靠接受新观念的年轻一代慢慢成长,并影响到老一代,才能被打破。”

  接下来,除了目前的“光荣榜”,竹径云山小区还打算将黑榜张贴出来,让业主彼此监督。

  持续的宣传能否改变居民观念?小区遇到的瓶颈,后续能否得到解决?接下来,记者还将持续关注最新进展。

相关稿件
· 垃圾分类实招追踪①丨“溯源巡察+志愿者” 动真格
· 垃圾分类实招追踪②丨业主追问:我们分好的垃圾哪儿去了?
· 垃圾分类实招追踪③丨农居点出租户成“困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