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去西湖边读懂这片爱的碑林 “春风”廿载 吹暖杭城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3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王钰哲)春风又绿江南岸。当越来越多的游人流连忘返于杭州西子湖畔,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湖畔杨公堤西隐秀桥的南边,有一片碑林掩映在林隙湖际。主碑通体翠绿,雕刻出柳叶状,仿佛一个个“众”字环绕而上;17块青灰色的扁平副碑,错落伏在周边的绿树浓荫间,碑上一个个金色的刻字仿佛要跃出石碑。

  在这些碑上,有杭州人耳熟能详的娃哈哈、阿里巴巴、席传喜等名字,也有许多类似“杭州一家人”“一市民”“杭人”这样的化名。这片碑林,就是矗立了10年之久的“春风行动爱心碑”。它为何会出现在这里?碑上的名字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走进碑林,探寻一座暖城的答案。

  从600万到1.52亿

  小火苗点燃大城善意

仁和路2号“春风行动”捐款点,工作人员在点收善款。杭州市总工会供图

  杨公堤人来人往,如果不是特意提醒,许多老杭州也不会发现这片碑林。

  “这正是当年立碑时的初衷之一,要让碑林和西湖风景、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捐款者不图名不图利、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原杭州市总工会帮扶处处长张也平,见证了碑林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

  这份大爱,起源于世纪之交。回忆起“春风行动”诞生的那一刻,杭州市总工会退休职工胡大淼仍然记忆犹新。“2000年前后,杭州正处于改革深化推进期,部分企业职工因为下岗失业等因素导致生活比较艰难。”号召社会力量共同帮扶特困职工!杭州市委、市政府随即下发通知。“春风行动”由此拉开帷幕。

  让胡大淼没有想到的是,这缕小火苗,点燃了杭州人心中的善意:首次“春风行动”社会募集捐赠收入658.5万元,第二年突破了千万元……接下来的10多年间,捐款额连续递增,去年达到了1.52亿元。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社会合力帮扶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单位和个人。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议:要给这些献出爱心的热心人立碑纪念,彰显他们的榜样作用。“而且要不断地增加。”张也平说。

  立碑先选址。当时除了杨公堤,还有人提出将碑立在少年宫附近。“考虑到空间,最后选了杨公堤。”张也平说,主碑用纯铜打造,副碑用福建青石,请中国美院专家来设计……

  2010年1月4日,爱心碑正式在西湖边落成亮相。第1次至第8次“春风行动”累计捐款100万元以上单位、1万元以上个人,以及第9次“春风行动”后,每次捐款50万元以上单位、1万元以上个人,都在爱心碑上留名纪念。

  从最初的4块副碑,到如今的17块。10年间,共有上碑单位228家次,个人101人次。路过杨公堤,张也平总会习惯性地去看看这片碑林。“这些年捐款的热心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当时一次性采购了很多青石,现在都快用完了。”

  在他看来,这片集纪念、教育、观赏于一体的景点,是杭州最独特的风景。“既感谢和纪念为‘春风行动’出钱出力的单位和个人,同时感召和激发更多市民加入其中,也让外地游客感受到杭州的人文关怀。”张也平说。

  从受助到施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尹炳炎 摄

  席传喜,曾是杭州清泰水电安装队队长。虽然已退休,每年春节前,他都会留出一笔钱捐给“春风行动”,有时候是两万元,有时候是3万元,今年也不例外。“把‘春风行动’作为全年的第一笔大开支,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了。”席传喜说。

  这个“习惯”,也被碑林记录了下来。2013年到2018年,席传喜的名字一次不落,总是准时出现在社会个人捐款表彰名单里。

  其实,66岁的席传喜是医院的“常客”。今年捐出的两万元,是他精打细算医药费后存下的钱。“街坊邻居有时候会替我想不通,但我只要有能力,就想尽这个心意。”

  想尽心意,是因为席传喜曾经是被这份“心意”温暖过的人。

  1998年,席传喜家中的房子因为旧城改造被划入拆迁范围。还没等到补偿金,席传喜和爱人却先后因患中风和糖尿病倒下,两人医药费自费部分达到18万元。而女儿还在上高中,这个家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得知席传喜家的情况后,社区、街道第一时间给他办理了“低保”,申领了残疾证,并列入杭州市级困难家庭“春风行动”的帮扶救助范围。这一帮,就一直帮到2012年。直到席传喜女儿参加工作了,日子才慢慢好转。

  胡大淼仍然记得,2013年1月7日,席传喜第一次走进捐款点的场景。那天天气阴冷,杭州市总工会帮扶中心走进一位步履蹒跚的大伯。问清楚捐款流程以后,大伯出门10分钟后又折回来,胸口抱着一包现金,对工作人员说自己要捐3万元。这位大伯就是席传喜。从此开始,席传喜连续6年为“春风行动”捐款,累计14万元。

  前不久,席传喜因此获评第六届“最美杭州人”。他说:“只要春风行动持续下去,只要我在,我肯定要做他们的种子选手。”

  这份救助,是照亮寒门学子前程的光亮,是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渡过难关的温暖,是给予大病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他们受助,亦变成火种,大爱传递,凝聚起温暖善城生生不息的力量。

  正在仁和路2号“春风行动”捐款点实习的楼洪婕,1998年出生,也曾经是“春风助学”项目被救助者。

  “我9岁时妈妈得胃癌去世了,爸爸没有什么工作能力,全靠爷爷奶奶把我抚养大。”楼洪婕回忆,由于是低保家庭,“春风行动”从小就开始陪伴她,在她考上大学时,又提供了助学金。到了大三,楼洪婕主动提出来“春风行动”捐款点实习:“我一直享受‘春风’的温暖,我也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其他人。”

  从输血到造血

  企业援助让春风更暖

梁臻 摄

  在历年的爱心碑上,占据最大篇幅的不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个人,而是企业。

  如果说老百姓的捐款是一点一滴在“输血”,那么企业的奉献参与,就像是给“春风行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使其有足够资本从医疗、教育、就业等诸多方面出台帮扶政策,增强困难群众的自身“造血”功能。

  去年秋天,从湖北恩施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小吴收到了“春风行动”3000元助学金,让他初到异乡就感受到了杭州的温暖。

  为他提供助学金的,正是参与“春风行动”近20年的娃哈哈集团。2000年首次“春风行动”开展时,娃哈哈就带头参与,并在2011年冠名“娃哈哈·春风助学”援助项目,把捐款定向用于救助困难家庭大学生。从2000年开始,娃哈哈已累计捐款9460万元,帮助贫困大学生超3万人。

  “对‘春风行动’的支持和捐赠,是娃哈哈支持教育事业、回馈杭州的重要方式。”娃哈哈集团党委书记吴建林说,娃哈哈始终认为,教育是最根本的扶贫,要把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优秀人才,作为一个中国民族企业的责任和荣耀。

  有了“老大哥”榜样先行,不断有企业加入“春风行动”。阿里巴巴、绿城、中策橡胶、青春宝、万向、华立……最多一年达到了300多家。

  因身患恶性肿瘤,高额医疗费给老马一家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阿里巴巴·春风助医”项目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连续3年向他发放救助金,有效缓解了其家庭经济压力。“我们希望以集团力量,尽力为困难群众解决就医问题,缓解高额医疗费给他们带来的沉重负担。仅靠阿里巴巴一家或几家的资助数额总是有限的,希望更多力量参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春风助医”项目共救助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13244人次,发放救助金5878.7万元,为因病致贫家庭提供了医疗保障。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传化集团冠名了“传化·春风助困”项目,定向用于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往往他们容易受到忽视。”传化集团慈善基金会负责人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基础的捐款之外,爱心企业发散思维,引导困难群体在脱贫路上拥有可持续的“造血”能力。比如,“娃哈哈·春风助学”项目从助学援助向就业援助延伸。

  “今年,我们将计划在部分高校试点设立教育基金,对家境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在杭高校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并将在杭高校困难学生助学纳入‘娃哈哈·春风助学’范围,扩大专项捐款覆盖面,惠及更多寒门学子。”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有关人员透露。

  从发动到自觉

  爱心传递永不落幕

钱永安 摄

  在杭州,每年有数万人怀揣着和席传喜一样的善意,甚至在春节前这样忙着置办年货、迎接新年的时刻,还有人记挂着那些深陷在困境之中的家庭。

  “春风行动”有两个线下捐款点。一个是启用了近20年的上城区仁和路2号,另一个是去年刚“开张”的江干区东宁路501号。仁和路捐款点负责人黄非说:“只要捐款点上班,每天都会有人默默来捐款。”

  今年除夕放假前一天和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共有10多位热心人来捐款。大年初八,有一位杨女士捐了3万元,这是她第7次参加“春风行动”,累计捐款额度达到近20万元,却从不愿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中。

  “春风行动”的捐款人中,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一直担当着“领头雁”。“党政干部带头捐”是近20年来名不虚传的口号。从2000年首次“春风行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捐款270多万元,到去年党员干部捐款数额已经突破了1300万元。

  今年除夕前一天,杭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吴胜光来到仁和路捐款点,为今年“春风行动”送来了129.39万元的捐款。“这是我们4157名公安干警共同的爱心,我们也想为这座‘温暖善城’贡献一分力量。”吴胜光说。杭州公安干警们每年都参加“春风行动”,近20年来共捐款1803万余元。

  党政干部带头,激发了普通市民的热忱之心。从2000年的11人到现在的2000多人,捐款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也有很多人,渐渐变成了黄非的“老朋友”。退休的郭师傅,捐款荣誉证里夹着6张收据。他从钱包里掏出600元,像是做一件再习惯不过的事:“一点小事不足挂齿,如果退休后还有余力,我会坚持捐下去。”

  从“等发动”到“自觉捐”,老百姓用最淳朴的实际改变,让一缕春风演变成了永不落幕的爱心行动。据杭州市总工会统计,截至2018年11月,自“春风行动”2000年发起以来,累计募集社会资金20.47亿元,各级财政补充资金5.9亿元,共向168.22万户(次)困难家庭发放助困、助医、助学、反哺、应急等各类救助金26.07亿元。

  【记者手记】

  善行筑暖城

  一片鲜为人知的碑林,一股延续20年的“春风”。作为杭州破解困难群众生活难、就业难的总载体、总抓手,“春风行动”已经成为近千万杭州市民耳熟能详的日常存在。

  从丝丝缕缕到浩浩荡荡,“春风”20年如一日,已经吹暖了这座城。从孩子到老人,从百姓到企业,杭州人把慈心善行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日常的爱心表达、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向善之举,汇聚成了帮扶困难群众的“一江春水”,也让暖城成为杭州最好的“金字招牌”。

  杭州选择用立碑的方式,感召和激发人们奉献爱心、关爱困难群体的热情。这片碑林,不仅仅是致敬捐款者的纪念,更是这座城市推崇大爱真情的注脚。

  这些年来,杭州一直坚持用各种方式弘扬正能量,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最美妈妈”雕像,或是不断涌现的“平民英雄”和“最美杭州人”……一位位平常又不平凡的市民,用实际行动为城市注入温暖,也让杭州人生活在向上向善的城市氛围里,让更多的人见贤思齐。

  以善滋养,“春风”常新。无数个受助与捐助故事,形成了爱心循环。大爱传递,让更多人愿意来到杭州,留下来发光发热,也让他们在遇到困境时不再畏惧担忧。阵阵“春风”,将成为这座城市为老百姓遮风挡雨时最温暖的力量。

相关稿件
· 杭州“春风行动”启动 18年募集社会资金18.95亿
· 18年累计资助168万户 2019年“春风行动”全面启动
· 创历年同期新高!春风行动首周募集善款破2700万元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4号线三期、12号线一期……杭州地铁四期建设最新进展来了
·今日小寒丨冷空气一波接一波 终于有理由睡懒觉了
·2023桐庐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跑进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绿水迢迢 青山逶迤 美丽杭州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本网专稿
·第九届岳飞文化节启幕 岳飞主题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第三届数贸会有哪些新变化?这场推介会“剧透”了
·“新春第一会”省委书记关心的这件事 杭州有了新行动
·摘得香港花卉展览大奖 西湖春色绽放香江
  权威发布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杭州上线“民呼我为”数字平台
·图解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
·3月22日杭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 专家:入境应如实申报
  区县新闻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
·以工程项目为媒 促镇企共同发展
·如何破局食用油进口依赖?萧山这场关于油菜高产高质的发布会透露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