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各垃圾投放点垃圾量大增,为了继续保持生活垃圾分类到位,杭州市滨江区各个小区里,很多居民志愿者冒酷暑辛勤奉献着。
官昌普是杭州滨江区六和社区贺田尚城小区一名垃圾分类保洁志愿者。他做事极其负责、认真仔细,不怕苦、脏、累。入伏以来,每个骄阳似火的正午,小区内里总能看到他汗流浃背忙碌的身影。
冯培英是钱江湾花园的一名党员,从垃圾分类开始,她就一直担任志愿者,沿街商铺撤桶入室后,她从园区里转到商铺。每天她就像一个“侦探”,时刻盯住沿街商铺行为,现在商铺垃圾分类终于基本规范起来。退休后本该是享清福的,她却每天拿出自己宝贵时间花在了志愿服务上,这让很多居民为之感动。
刘志帅是贺田尚城小区的一名保安人员,自2019年9月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工作开展以来,他又多了一个垃圾分类巡查员的身份,他负责夜间领班,每天晚上,他都要在园区里巡逻个3遍以上,垃圾桶是晚上8:30撤除,夜间仍然有垃圾现象。照片显示凌晨0:26,刘志帅带领保洁把垃圾清理完毕,把有地址的垃圾“送回家”,这样他才安心回到岗亭继续值守。他说:“现在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大都是进进出出的跟他们说清楚就好了,工作比原来轻松了很多”。
刘大叔是滨江区钱江湾花园的保洁员,他在钱江湾干了很多年,每天他骑着三轮车穿梭在小区各个投放点、商铺之间,他要把整个小区的生活垃圾清运到中转站,把大件垃圾装运至特殊垃圾堆放区域。光是园区里有5个点位,一天两次清运,还有一个24小时投放点位就够他忙了。再加上商铺没有固定投放点,刘大叔一天至少2次上门收运,有时候他还要帮助商铺搬运比较重的垃圾,这些工作一般人做不下来,他却一直默默坚守这份重任。
都说小区垃圾分类进步了,环境改善了,这些进步背后都是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负重前行”,助推垃圾分类工作,他们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