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扛鼎丨钱塘(新)区:杭州制造硬核担当加速创新

  钱塘江畔,制造业正涌动着澎湃的向“新”力——

  在杭州医药港,“杭州核酸药谷”揭牌启航,汇聚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等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海昶生物、中肽生化等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加速抢占全国生物医药技术制高点;

  在钱塘芯谷,总投资10亿元的杭州芯聚半导体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生产项目开工,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10亿元,将与士兰微电子、美迪凯光电等区内产业链企业形成技术互补,强化钱塘在新型显示领域的领先优势;

  在大创小镇,德帕姆(杭州)泵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两台超大型高压隔膜泵下线,这两台体重近26吨、造价超千万元的“巨无霸”,标志着我国在超大流量高压泵领域实现新突破。

  制造,是杭州钱塘(新)区最鲜明的底色。作为浙江的制造大区,钱塘以“再造一个杭州工业”的胆识气魄,坚持以新型工业化的生动实践,奋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主平台。

  今年第一季度,钱塘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71.51亿元,制造业投资总量持续保持杭州第一;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达34.01亿元,增速20.5%,位居杭州第一。去年,钱塘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700亿元。

  钱塘,是浙江首个省级新区,也是浙江制造大区。

  项目满弓劲发

  制造业底座再夯实

  今天的项目建设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年以来,钱塘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制造业“压舱石”作用不断增强。

  投资5亿美元的优科豪马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半年,预计7月实现所有建筑封顶,项目全面达产后具备年产1400万条乘用车胎的生产能力,成为横滨橡胶全球工厂中推进速度最快的项目;在杭州中能透平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工地,二期研发中心、厂房等主体建筑将于2026年7月完工,全面达产后,可年生产300台套工业汽轮机、200台套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初夏刚至,钱塘重大项目建设热潮翻涌,一幅幅“智能制造”的新蓝图,正从图纸变为现实。

  “千项万亿”工程,是浙江布局未来的重大战略,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等九大领域,每年滚动谋划推进1000个以上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包括优科豪马、中能等项目在内,今年,钱塘共有17个项目纳入省“千项万亿”项目清单,一季度,这些项目的投资完成率达48.9%,位列浙江第三。“我们针对签约、摘牌、入库、验收等10个关键节点,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干部、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推进组模式,勇挑大梁、大抓落实,为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主平台再造新优势。”钱塘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钱塘更将目光聚焦在拓增量上,“大好高”项目阵营持续追“新”。总投资4.5亿元,建设形成年产50万套压缩机的锦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从事汽车、医疗及通信电子等领域精密零部件研发制造的云雀易纳纬项目……截至5月15日,钱塘签约总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约223.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包含60亿元项目1个。“这得益于我们绘制产业图谱精准招商,探索推进‘产业链+场景+基金+园区’招商模式,做好以企引企、以商引商的文章。”钱塘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坚持向存量要增量,钱塘助推制造业提质升级加速跃升。位于大创小镇的鸿泰智能制造新基地建设项目,曾因产业空间有限导致产出效益低。如今,企业投入的新项目占地2.9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将建成一座现代化云网科技产品生产基地。1—4月,钱塘挖掘111个存量裂变项目,力争全年新增投资超百亿元。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这些代表产业实力与发展潜力的新项目,成为钱塘锻造标志性产业集群的生动注脚。

  奋楫扬帆,向“新”而进,钱塘挥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今年,将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钱塘实施科创平台提能造峰行动,支持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群“升维”壮大

  制造业韧性再增强

  产业集群,是制造业发展的高端形态,背后代表的是蓬勃生长的“生态雨林”,这是中国经济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底气所在。

  纵观全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浙江迈向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当下,面对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钱塘聚焦智能汽车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半导体、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五大主导产业,将以集群强链为标志的产业竞争力“立起来”。

  主导产业强筋壮骨,产业地标定义制造首位度。杭州医药港,是“中国医药港”的核心区,成立8年以来,借助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金融链和服务链的“六链融合”服务新模式,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吸引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1800余家,进入三期临床及后续阶段的就有15个,1类创新药有望“年年都有钱塘造”。不止生物医药,借助吉利、零跑、积海、宝鼎等重点产业项目,钱塘大力推动“智能车、生物药、芯智造、新材料”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其中,集成电路、大飞机分别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入围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智能车、生物药、芯智造、新材料”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传统产业焕发新机,“钱塘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攀登。位于义蓬街道的杭州浩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以来,累计投入1.6亿元用于工艺革新,给生产线装上“超级大脑”,提高产品染色一次成功率,实现单位用水量降低40%、能耗减少25%。通过制造创新,这家从事面料染整技术研发及生产的企业,日产量可达280余吨,今年产值有望突破8亿元。“鼓励数实融合发展,我们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更多大树添新枝、老树发新芽。”钱塘区经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钱塘将新增省市40家未来工厂,创建市级以上绿色低碳工厂14家。

  未来产业蓬勃生长,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含金量”。在大创小镇,以其为主阵地的具身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入选第一批杭州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集聚逻腾科技、北岑科技等70余家潜力企业,推动AI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场景的深度应用。更多的未来产业也在加快起势:低空经济产业引育企业52家,成功创建杭州低空经济示范区;元宇宙、合成生物入选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智能网联成为杭州唯一省级现代化交通产业集群试点。

  “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巩固拓展,“好”的因素持续积累,透过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生动场景,折射的是“钱塘制造”的韧性活力和广阔前景。

杭州医药港,是“中国医药港”的核心区,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1800余家。

  科技创新加码

  新型工业化再出发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造业加速升级“破圈”,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今年3月,钱塘发布新型工业化的三年行动方案,通过实施八大行动共30项举措,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是行动方案的主线,比如,在塑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动能”方面,将建设高能级融合创新载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钱塘亮出新型工业化全新路线图,瞄准的是制造业发展“成长的烦恼”。目前,钱塘拥有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14所高校等高能级科创资源,但同时也面临自主创新、质量效益等方面的痛点。要破解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钱塘提出做深做透“教科人一体”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努力形成“创新+制造”强强联合、“大学城+科学城”双向奔赴的发展格局。

  激活科技创新“源头活水”,助力大平台产大成果。当下,钱塘全力实施科创平台提能造峰行动,推动浙大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省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提能增效,支持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部分医学研究机构不同,我们以基础科学驱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实现创新研究产生的科研成果在钱塘转化。”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说,研究所正加大与企业研发中心的合作,全面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链上游自主研发能力。

  建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架好成果转化的“路和桥”。“博士入企”升级版、科技副总、产业教授……一项项创新机制,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活力。近日,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第四批“浙江省博士创新站”,走进企业5000余平方米的产学研科研基地,布局三维打印与医疗器械实验室、生物医学光学成像实验室等科研空间,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王玲博士带领团队开发基于类器官的肿瘤精准治疗和药物筛选平台。如今,双方已联合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67项,公司研发的一款生物3D打印系统,占据国内近50%的市场份额。截至目前,钱塘已累计组织202位高校博士深入企业,促成校企技术交易额超4000万元,产出合作成果300余项。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一大批创新力强的中小企业接连涌现,推动产业强链、固链、稳链。数据显示,该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200家,实现四年翻一番;市级未来工厂数连续四年保持杭州第一。“我们以改革为牵引,破除一切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让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充分涌流,为制造业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钱塘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图片由钱塘区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