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以勤劳为曲、信仰为歌,领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之歌,积淀下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携手钱江晚报、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连载,带你从记者的角度,贴身观察,追溯那些发现背后的人和事。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8月15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李如)2016年,良渚遗址考古80周年,也是良渚古城发现10周年。良渚成了热词,有当“网红”的趋势。
比如那年11月,跟“良渚”两个字有关系的新闻事件,一连发生了好几桩。
2016年11月25日,由浙江省文物局、余杭区人民政府、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余杭博物馆承办的“良渚遗址考古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开幕。全国34个省区市的考古文博单位、高校,近150名考古界大咖都来了——
84岁的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文明,83岁的良渚考古的开拓人牟永抗、73岁的考古学者王明达等,都在这个杭州寒潮忽降的日子里,赶到了现场。
在研讨会上压轴发言的严文明,提笔写下一句话:华夏文明五千年,伟哉良渚。严先生对良渚情有独钟,他说:“良渚太吸引人了,除了仰韶,良渚是我写得第二多的。”
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在官网公布《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通知》,浙江有五处遗址成功入选,良渚位列其中。
11月初,翻开2016年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在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拓展栏目,良渚文化被写入其中。2017年开始,这本教材在全国统一使用,全国82%左右(每年约1400万)的初中生使用本册教材,并从中了解、知晓“良渚文化”。
观众参观良渚博物院
80年来,良渚一直在带给我们惊喜。
1936年12月1日一10日、12月26日30日、1937年3月8日—20日,24岁的施昕更先后三次代表西湖博物馆对棋盘坟、横圩里、茅庵前、古京坟、荀山东麓以及长明桥钟家村等六处遗址,进行了试掘,获得大批黑陶和石器,并通过在此期间的调查,发现了以良渚为中心的十余处遗址。
湮没不彰的浙江古代文化,更得重要的物证。1938年,施昕更在《良渚》报告中这样写道。
而这10年,从30万平方米的宫城到300万平方米的王城,从800万平方米的外郭城再到100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它一次次刷新了学术界对良渚文化的固有认知,一步步实证了中国的五千年文明。
2016年4月,伦敦大学召开了关于水管理和世界文明的会议,对于良渚的水利系统,世界都很关注。剑桥大学考古学家伦福儒先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被远远低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由于良渚这些年一系列的重要发现,世界考古界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商代以前的历史。
发现在增多,而人们认识良渚文化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2016年11月25日的研讨会上,好几位考古学者都提到一个问题:我们研究了80年,怎么向年轻人介绍良渚?
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的ppt上,放了一张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的照片,奖牌上镶的是玉璧。到今天,国际上仍以圆璧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对良渚陶器上的旋纹做了解读,他鼓励大家“开脑洞”,比如把凤凰卫视的台标和良渚的旋纹摆在了一起。最后他还公布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让大家到自己微信公众号上了解更多良渚陶器上的美丽纹样。
现场响起了掌声。
说到这里,我刚好翻到80年前,施昕更亲笔撰写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中的一段文字。这位当时25岁的俊朗书生,仿佛早已有预知。
插播一句,对于这份报告的地位,在2015年出版的《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考古学卷(第一分册)》中,有这样的描述:是揭开江浙地区远古文化面纱的最经典的早期考古发掘报告。
“如果欲明了中国史前文化的渊源及其传播发展的情形,在固定不变的小范围中兜圈子,是不会有新的意义的,我们需要广泛地在这未开辟的学术园地做扩大的田野考古工作,由不同区域的遗址,不同文化的遗物及其相互的连锁关系,来建立正确的史观,这是考古学最大的目的。”
如果说,80年前,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是偶然,那么80年后,中国几代学人走到“圈子”之外,发现并确认良渚文明是堪比埃及文明的王国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则是良渚历史和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