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社会民生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21岁杭籍女留学生归国“日记”:家的感觉真好

  “莫斯科当地时间下午2点多,我到达莫斯科机场等候转机,妈妈发消息告诉我,回到国内后,会有社区的人来接我,送我去酒店集中医学观察,当时我看到这个消息,有点懵,但是后来社区的工作人员接上我之后,一路上都很暖……”

  3月7日,徐思怡(化名)在杭州拱墅某集中医学观察点度过了她的第一天的生活。回想起回国的这一路,她告诉记者心里的真实感受:“回来很亲切,杭州很温暖。”

  徐思怡,1999年出生,在德国柏林留学念经济。

  “我在德国已经有2年了,第一年是念预科,现在是大一。原本我是1月份订了回国的机票,后来因为疫情机票退了。现在德国那边疫情也开始了。”徐思怡跟妈妈商量后决定回来。

  3月5日,徐思怡从德国柏林起飞,途经莫斯科转机,飞机于3月6日早上9点左右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

  在莫斯科转机等候的时候,徐妈妈给她发了个消息,说到浦东机场后,会有社区的工作人员来浦东接机。

  “我知道回国是要医学观察的,但我以为是居家医学观察,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办。”飞机到了浦东机场后,一直到下午3点,徐思怡才下飞机:“因为同机有2名从意大利回国的乘客,机场要进行一系列的程序,等待的过程真有点焦虑。”

  下午5点多,徐思怡见到了半山街道公共服务办主任梅光满,从这一刻开始,她就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他穿着蓝色的防护服,他开口第一句就对我说,小姑娘不要害怕,然后把我的行李箱和外衣都进行了消毒。到车上后,他问我是不是饿了,递过来一盒饼干。因为车里不能开空调,他怕我冷,又给我递过来一个暖宝宝。这一路上,他们对我都特别照顾。我在飞机上等了6个多小时,他们在机场等我6个多小时,还穿着防护服,太不容易了,很感动。”

  3月6日晚上9点多,经过整整一天半的折腾,徐思怡终于回到了杭州拱墅区。她通过视频与妈妈简单聊了会,就开始了在酒店的集中医学观察。

  “妈妈让我放心,我说都挺好的,酒店这边对我也很好,还给我留了一份晚饭,虽然是微波炉加热的,但是吃上中国菜,还是特别开心,晚上还给我送来了一个热水袋。”

  半山街道公共服务办主任梅光满告诉记者,徐思怡的妈妈是医生,之前向社区主动报备孩子回国的消息。“经过商量,大家觉得孩子回来后坐高铁什么的也存在风险,最后决定由我带一个司机和一个医生一起去浦东机场接她。”

  (原标题《“回来很亲切,杭州很温暖。”杭州姑娘国外回来,从机场开始这一路很暖》,记者 陈锴凯 摄影 余文华。)    

相关稿件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从“拧螺丝”到“工程师” 杭州钱塘区探索产业工人共富新路径
·官宣!《梦想天堂》正式成为“杭州市市歌”
·文化中国行丨“走读吴越”系列报道之一:一抹“秘色”,何以灵动千年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