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月29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吴佳妮)未着白衣时,他们是家中的支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
换上白衣后,他们就是随时听从国家召唤、使命必达的先锋战士,在生与死之间,为我们建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你们是最美“逆行者”!
杭州:他给医生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
“老爸,每天清晨我还没起床,您已经出发上班去了,晚上老妈催我睡觉的时候,您还在单位忙。即使在家,您也会不断接到单位的电话。每天晚上,即使很晚了您还会坚持看书学习,整理资料。老爸,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这两天,一封特殊的家书传遍了时代小学的师生群,信中的字句感动了无数人。写信的男孩今年12岁,名叫赵成知,因为父母年三十的一次爽约,他决定通过书信的方式和父母聊聊心里话。
赵成知一家三口
说起儿子的这封信,爸爸赵文斌有些内疚,“原本答应孩子,年三十这天和爱人一起回台州老家陪他,这次因为加班失约了。”
赵文斌是一名产科副主任医师,也是杭师大附院医务部副主任,目前主要从事行政工作,爱人成王金是市三医院监察室主任。两人平时上下班就不太有规律,很少准点下班。尤其是今年冬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赵文斌更忙了。
“1月15日参加了国家卫健委的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就在忙着落实院内的防控措施,组织员工进行相关培训,不过我并没有告诉儿子实情。”赵文斌说,放寒假后,孩子跟着堂姐先回台州老家,他和爱人原本打算年三十这天回去,结果这一干,就干到了年初二。通过电视知道情况的儿子,特意打来电话来表示谅解,还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儿子赵成知所在的学校,不少学生家长从事医务工作,加上正好碰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学校便倡议孩子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家书,说说心里话。
“儿子的信让我的心情很复杂。从小,我们能给予的陪伴就很少,过年尤其忙,这可能是医务人员家庭的共性吧。”赵文斌说,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自己一个人上下学,后来还学会了做饭,有时还给父母露两手。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父母的缺位。“我们平时早上6点半出门上班,孩子7点40分出门,时间总是错开。期末考试我们开玩笑,让他自由发挥。因为我们是医务人员,是党员,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工作,学习只能由孩子自己管。”
建德:他在隔离病区呆了4天4夜
当第一批隔离患者核酸检测两次阴性解除隔离时,是大年初二,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主任郑晖在隔离病区里已经待了整整4天4夜,因为事先没有准备换洗衣物,出了隔离病区,他说:“终于可以洗个澡了!”
“因为情况紧急,第一例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需要医学留观,我需要马上进隔离病区……”这是郑晖在1月23日(年二十九)16:40进隔离病区前给妻子打的一通报备电话。
郑晖穿戴防护衣帽,准备进入隔离区
当听到丈夫要进隔离病区时,郑晖的妻子顿时脑子一片空白:丈夫近几日因工作严重超负荷,出现腹泻及便血情况,进入隔离区后,更有零距离接触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然而她明白此时病人更需要他。她哽咽着对丈夫说:“我们等你回来!家里我会照顾好的,放心吧!”
刚放下电话,对丈夫的牵挂不由又浮上心头,想知道他在隔离病区的状况,她用微信发了一条信息“手机还能联系吗?”而收到丈夫的回信,已是五个多小时以后了。
累了就在椅子上、地上小憩一会儿
在隔离病房里,郑晖一直安抚着患者,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紧张。非常时期,医用物资异常紧张,为了节省防护服,郑晖一直忍着腹痛与饥饿,因为一旦他要上厕所或者吃东西,防护服将不能再次使用。在晚上十点钟,实在忍不住腹痛的他,才脱下了那身白衣。
郑晖一直说,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党员、科主任要有担当精神,面对疫情不能退缩,作为一名医生我肯定要上!”
桐庐:她站在楼下和孩子说了几句话 就匆匆返回单位
1月26日晚,刚从隔离病房出来的感染科护士赵晨华回家,想看一眼许久不见的孩子,只敢站在楼下,远远望着楼上的两个孩子,讲了几句话,便匆匆返回单位,继续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医疗人员不够,感染科赵晨华作为桐庐一院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护士,每天24小时待在隔离病房已经5天了。想起8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趴在窗口,说想让妈妈抱抱的画面,赵晨华就心情复杂,声音哽咽,眼泪不自觉流下来。
她从年前开始就一直没回家,与医院所有医护人员一起,共同战斗!
赵晨华(右一)与被抽调的隔离病区医生叶信锁合影
1月21日早晨9点,赵晨华进入隔离病房进行工作。医院启动应急状态后,因感染科人手短缺,当时实在抽不出3名护理人员达到轮值的要求。赵晨华也接到通知,过年回不了老家,心情有一瞬很难过,但一想到疫情,就自告奋勇,要求一个人在隔离病房24小时工作。她说:“我已经接触过病人,为了不让其他护士多一份危险,我决定等到这些病人结果检测出来,再找人替我。”
在隔离病房护理期间,每天早晨8点30分左右,她就需要做进入隔离病房的准备。“一定要先吃好饭,上好厕所,因为一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来。防护服、口罩资源都非常紧张,我不想浪费。”
穿好防护服,拿上医疗器械和家属要带给病人的物品,她就进入隔离病房了。给病人们发放食物,给需要的病人进行输液,采集检测标本,收拾医疗和生活垃圾,打扫卫生……一连串的工作完成后,她的眼罩上全是雾气,看不清人影,后背也都被汗水浸湿。如果做完这些已经临近中饭时间,她就会再在里面待一会,将中饭一并分发下去再出去,节约一套防护服。穿上防护服,又闷又热,等待的时间也变得煎熬。赵晨华说,“刚开始,病房里都没有凳子,我累了就靠墙站一会,或者直接坐在地上。”
每天,她至少要进入隔离病房三次,给病人分发食物,并进行护理操作。如果有紧急任务,就要增加进入的次数。5天5夜,最多的时候,她同时护理8位隔离病人。“不仅是身体上的压力,心理也还有压力。因为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不知道病人是否真的感染上病毒。”赵晨华说,“所幸,基本上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1月26日下午17点,从隔离病区出来后,赵晨华回到医院给医护人员安排的宾馆休息。1月27日凌晨零点30分左右,接到护士长通知,她又立刻起床从宾馆跑到医院接受相关的工作安排,凌晨4点才回到宾馆休息。9点又接到电话,再次回到医院配合工作,直到中午……“大部分都在忙绿工作中,很少有时间思考危险性的问题,就是每一次都按照规范操作,做好防护。”
赵晨华与儿女在一起
只是偶尔想起孩子的时候,赵晨华的心情会有些波动。“我尽可能不去打扰他们,怕他们老是要找我。”擦干思念的泪水,她笑着说:“我们医院对疫情防控非常重视,我还是挺有信心的,因此,心态比较好。医院需要我,我随时待命!”
(综合健康杭州、健康建德、桐庐一院医共体等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