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今年杭州入梅第五天,雨也下了五天了。
6月20日夜里起,第一轮强降雨还未曾走远,第二轮降雨汹涌而来,截止21日中午,浙江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号共计74个,全省13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还首次启动了地质灾害橙色预警。
6月21日,杭州西湖圣塘闸开闸放水。 董旭明 摄
西湖泄洪
21日,很多杭州市民路过北山街环城西路转角时听到了“哗哗哗”的急流声,这是西湖在努力泄洪。
今年入梅后,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就启动了应急预案,根据雨情变化及时调节入湖水量,并加大排水,保持西湖水位在黄海标高7.18米的常水位,预留300多万立方米的库容量应对降雨。
位于少年宫圣塘景区东北侧的圣塘闸是西湖配水的主要出水口,也是控制西湖水位动态平衡的主要枢纽。每年汛期,暴雨和台风等异常天气多发,西湖是天然的蓄洪屏障,圣塘闸的及时泄洪为景区安然度汛提供了有力保障。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的西湖引配水中心目前对西湖水位实施24小时监控,根据气象变化,结合雨情和水情进行处理,确保西湖水位处于标准范围内。
6月20日凌晨,钱塘江中游干流上的桐庐富春江水库开始泄洪。 吴元峰 通讯员 雷燕 摄
水库超汛限
据浙江省水利厅发布的信息:截至21日12时,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253.62亿立方米,超汛限水位,大型水库除分水江水库可纳雨量不足50毫米外,其它均超过120毫米。
截至21日14时,13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其他大中型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杭嘉湖东部平原主要控制站有14个超警,其它江河水势总体平稳。
连日来,省水利厅根据水情和降雨预报,指导各地及时预排预泄,提高水库拦洪和河网纳蓄能力。入梅头两天,水库抓住时机加大泄量。大范围较强降雨发生后,水库开始拦洪,19日8时至21日8时,大中型水库拦洪8.9亿立方米。
6月21日,西湖北山街葛岭公交站附近,路面的窨井盖中不断有水溢出。 董旭明 摄
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
21日15时30分,在这波暴雨天气中,浙江省首次启动了地质灾害Ⅳ级应急响应,至16时首次启动地质灾害橙色预警。
地质灾害预警分为红色(一级)、橙色(二级)、黄色(三级)。其中,橙色(二级)预警代表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应停止户外作业,落实应急措施,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居民转移准备工作。
专家提醒:发生地质灾害前,自然环境会有一些征兆,比如山体有小的落石,有类似泥石流的泥浆水流下来,发现这样情况,大家要抓紧时间去安全地方。
记者了解到,截止21日16时,全省共接到26起灾(险)情报告,无人员伤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2.2万元。主要分布在杭州16起,规模均为小型。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在这波雨水天气下,目前我省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种类型,其中崩塌15起,滑坡6起,泥石流1起,主要集中发生在6月19日这天。
今明阳光短暂回归
暴雨“主战场”南移
21日下午起随着雨带南压,暴雨的“主战场”也开始转移,衢州、丽水、温州等地准备接招了——浙江省气象台预计,22日浙中地区南部至浙南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衢州南部和丽水局部有100至150毫米,有雷雨地区可伴有局地7至9级雷雨大风;其它地区雨渐止。
23到24日梅雨带进一步南压,浙江大部地区有降水间歇期,但浙南南部地区仍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1日夜里起,杭州北部县市雨渐止、渐止、渐止,杭州市气象台足足强调了三遍,可见被梅雨逼疯的杭州人是多么渴望见到久违的阳光。杭州市气象台预计,22日杭州阴到多云,23日多云,许久不见的阳光终于要回来了。
洗洗晒晒要抓紧,因为下一轮降水已经在候场了。24日夜里到26日,浙江还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
(原标题《入梅第五天 “梅姑娘”有点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