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社会民生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有事儿找坊里” 杭州江干有个暖心的“邻里坊”


  在杭州闸弄口街道,有这样一批“好邻居”,他们倡导善行,生活中相互帮助,互相规劝错误,推行美好礼俗。不仅如此,他们还有自己的组织——闸们·邻里坊。

  早在2015年,作为杭州市首创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汇集好邻居们的“邻里坊”就正式诞生了。

  邻里坊其实就是一个居民自治组织,也是一种自治模式。邻里互助坊的成员们既是网格居民,又代表居民参与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以红梅社区的邻里坊为例,社区共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五六位热心居民志愿者以及两位社工。这些热心志愿者同时也是邻里坊的成员,他们轮流在邻里坊里值班“坐阵”。

  在红梅社区三里亭苑三区4幢,几位穿着蓝色马甲的阿姨,正在商量关于社区垃圾房改造提升的事项

  “邻里互助先锋坊成员的工作职责,主要为‘六员五访二巡查’。”红梅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员们要通过平时的走家入户、日常巡查,对负责区域的每家每户基本情况进行采集,及时更新家庭信息;要提供关爱服务,针对高龄、独居、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重点人群,要了解他们生活上的个性化需求;要帮助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帮助协调纠纷等等,任务一点也不轻松。

  邻里坊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机制。比如每个工作日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由网格社工、邻里互助先锋坊召集人、成员共同参加。在例会上传达社区的工作要求、工作重点,交流讨论走访居民、解决问题的情况、片区发生的大事小情,并将收集到的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梳理出来,集中向公共服务站、物业进行反映。

  比如热难点问题议事制。针对反复处理与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应在召集人召集下,召开集中议事会议,将问题涉及的楼幢小组长、物业、社区部站、相关部门请到现场来共同议事处理,倾听群众的呼声与需求,寻求合理的政策支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邻里坊”协商解决了“老大难”问题。一直以来,住宅区一楼天井多处乱搭乱建的现象都是红梅社区的“老大难”问题。红梅社区邻里坊开展了一系列攻坚行动。邻里坊坊员们通过日常走访,广泛宣传,制定《一楼天井规范细则》,组织召开建住户见面沟通会,自发组建了居民社团,开展每日巡逻,广泛动员居民参与。

  坊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实地走访

  “邻里坊”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濮家联合社区一位朱阿姨丈夫去世,孩子住院治疗,一人独居,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平日里,坊员们都很关心她,她也很信任邻里坊。前不久,朱阿姨急性阑尾炎发作,坊员和网格长第一时间把朱阿姨送到了医院,并陪老人做完了B超、心电图、验血等一系列检查,始终陪伴左右。

  自治提高了居民参与度。以“邻里坊”为阵地,闸弄口街道建立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共管、专业、志愿三组服务力量,及时传递民情民意,将走访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实施分类分步解决。

  今年以来,闸弄口街道打造“一核三坊”中心城区基层治理新样板,通过“一核”党建引领,构建“幸福坊”、“邻里坊”、“平安坊”,而闸们·邻里坊就是其中极具生命力的关键一环。社区居民以此为平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四自”功能。

  据悉,闸弄口街道将计划今年年底前建成40余个有实体运作空间的邻里坊,拉近居民和社区的距离,更好地实现居民自治,让居民“有事儿找坊里,没事儿来坐坐。”



相关稿件
专题聚焦
  最热新闻
·供水量创新高 “烧烤模式”下杭州怎样保障今夏城市用水?
·棒冰免费自取 杭州这50多个冰柜有“凉”更有爱
·杭州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千余处 让充电安全又方便
·6所学校+3条道路 杭州大城北又“上新”了
  本网专稿
·从“拧螺丝”到“工程师” 杭州钱塘区探索产业工人共富新路径
·官宣!《梦想天堂》正式成为“杭州市市歌”
·文化中国行丨“走读吴越”系列报道之一:一抹“秘色”,何以灵动千年
·杭州5万余家商户承诺“离店无忧” “一键和解”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权威发布
·杭州首个区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
·第十八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定档
·刘捷:扎紧篱笆、严控大型活动 咬紧牙关、精准高效遏制疫情蔓延
  区县新闻
·保障施工安全 杭州兴鸿建设为工友送清凉
·跳非遗竹马 弘龙马精神|淳安传承特殊年味儿
·《1818黄金眼》举办二十周年线下见面会举行
·首站开进钱塘区 杭州市机关党建“直通车”驶出服务基层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