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杭州频道 > 今日视点 > 本网专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占比超6成 杭州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数量再创新高

  7月11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大会颁发了306项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包括浙江科技大奖2项;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299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

  据悉,会上颁发了全省科技工作的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

  杭州市携手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获浙江省“科技创新鼎”,并同步获2021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

  这是杭州连续第二年获得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最高殊荣。

  杭州还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在杭单位共有192项牵头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数量再创新高,占浙江获奖总数的63%。

  从获奖成果所属的领域和区域来看,获奖项目集中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领域“三大科创高地”。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取得获奖成果89项、占全省的30%;一等奖成果32项、占全省的73%。

  杭州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突破,大走廊创新策源地作用进一步凸显。

  从科研能力上看,随着杭州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各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产生了许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杭州市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项目数从去年的39项增至今年的49项,成果覆盖多个领域和交叉学科,创新性更强,影响力更大。

  此外,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本年度省实验室为主获奖成果6项,其中之江实验室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西湖实验室、湖畔实验室、良渚实验室一等奖各1项。

  从创新主体上看,高校、院所以及医院等机构在新思想、新技术、新发明的孕育和涌现中发挥着主要策源角色,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98项成果获奖。

  浙江大学成果亮眼,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主持完成的项目有54项。

  企业方面,杭州企业牵头的获奖成果达38项,占杭州获奖总数的20%。

  特别是在一等奖获奖项目中,5家科技型企业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记者了解到,与这些“高含金量”奖项相呼应的,是杭州亮眼的科技创新成绩单——

  R&D经费投入强度3.59%,居全省第一、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

  位居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全国第二,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全球第21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近年来,杭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活力之城”的特色优势逐渐显现。

  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天目山、白马湖、湘湖等3家省实验室落户杭州,形成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核心、省实验室覆盖南北两翼的“七星伴月”格局。

  杭州全市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4家、省实验室7家、省重点实验室39家,2个大科学装置获批并启动建设,科技“硬实力”不断增强。

  创新主体培育方面,着力培养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双倍增”计划,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

  杭州全市“国高企”两年翻一番、总量超1万家,“省科小”三年翻一番、总量达2.2万家。

  目前共有上市公司269家,其中165家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第4位。

  创新人才引进方面,着力筑牢创新活力“蓄水池”。

  深入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一件事”办理改革,人才引力不断提升。

  2021年,杭州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紧随北京、上海,位列榜单第三。

  下一步,杭州将以再度荣获“科技创新鼎”为契机,重点聚焦“一个引领、三大体系、一大平台”,全力以赴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相关稿件
· “硬科技”引领 临安青山湖科技城规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破百亿元
· “黑科技”集中亮相 拱墅亚运公园红旗班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启用
· 探索绿色转型之路 全国首个“双碳工业科技基地”落户建德